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843旅游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述题
1. 选择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根据旅游产品需求函数模型,旅游目的地营销者在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特别是在选择重点客源国时,主要应就以下只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①有关该客源国居民出国旅游市场潜力的因素,即决定该国居民出国旅游人数、出游人天数以及旅游消费开支额大小的各种变量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的:人口规模; 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均GDP ; 国民收入或财富分配状况(贫富差异状况); 国民受教育程度状况; 城市化程度; 人日年龄构成以及职业构成; 休假制度安排,特别是国民享有闲暇时间的数量。
②有关前往该东道国旅游的消费开支的影响因素。旅游者实现一次完整旅游经历所需支付的消费开支可分为两大类:
a. 影响交通运输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国之间的旅行距离、旅途所需的时间以及旅途中的通常性开支等。
b. 影响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期间全部必需费用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该客源国与该东道国的相对消费水平、物价比率以及货币兑换率(汇率)等。
③有关该东道国旅游供给形象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可影响该客源国旅游消费者在所需开支大致相同的各旅游目的国之间进行选择的那些因素,其中包括: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该东道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景点或吸引物的数量; 该地旅游问讯服务的便利程度; 是否存在语言障碍及其程度; 该东道国与该客源国的历史文化联系; 该东道国的气候; 该东道国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服务情况; 该东道国的卫生与健康情况; 饮食适应情况; 住宿设施的便利情况; 在该地开展活动时的人流拥挤情况,等等。
(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一情况的出现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我国与各客源地有关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并非意味着没有重点可以选择。选择重点客源市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有重点地开展营销宣传,使有限的营销预算开支获得最佳的市场开发效益;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有重点地选择高质量的客源市场,在增大旅游收入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因此而付出的社会代价。
就发展国际旅游业而言,强调有重点地选择客源市场并非意味着将会形成对某些客源市场的依赖。对于一个旅游接待国来说,客源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而目标市场的重点化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营销资源,更为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这两者都不可偏废,追求两者的适
当统一才是理想的旅游市场战略。
2. 简述并解释我国目前对出境旅游类别的划分。
【答案】出境旅游指出国旅游,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旅游局目前将我国国民的出境旅游一般界定为我国公民的自费出境旅游。
(1)出国旅游
出国旅游是指我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出境探亲旅游逐渐发展而来。
(2)边境旅游
边境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从指定的边境日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边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始于1987年丹东市所组织的前往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活动。
(3)港澳台旅游
港澳台旅游最初是指我国内地居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但后来也包括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的自由行。2008年,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内地居民赴台湾旅游也正式开始。
3. 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何在?
【答案】目前世界各地政府都在以不同形式对本国或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进行干预。政府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表现在:
(1)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决定了各旅游行业或企业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因而这一问题只能靠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干预才一有可能得到解决。
(2)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供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的责任。
(3)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并非某一旅游行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该国或该地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4)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
(5)为了防止或抑制旅游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促成可持续旅游的实现,政府必须要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总之,由于旅游业结构的综合性以及整体旅游产品集合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政策目标不可能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行为去实现。
二、论述题
4. 作为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你认为应如何去评判员工的服务质量?
【答案】旅游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对旅游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的评判实质卜就是对服务产品质量的评判。对服务产品质量的衡量既涉及外部标准,也涉及内部标准,合乎质量的服务产品必须同时满足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的要求。
(1)外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顾客的预期,即能够实现顾客满意。这一标准是衡量服务质量的终极标准,因为不能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优质的服务。
(2)内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该项服务工作本身的规范要求。旅游企业就有关服务工作本身制定的这些规范或标准,不能是管理者闭门造车或想当然的产物,而必须是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对顾客需要和顾客反应的了解而做出的服务工作要求或规定。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地按科学制定的工作规范为顾客提供服务,并在结果上令顾客感到满意,才是理想的旅游服务工作质量标准。不能令顾客满意的服务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优质的服务; 如果顾客满意的实现是服务人员以违背工作规范、甚至是以牺牲本企业的利益为代价,那么如此实现的顾客满意非但不足取,而且难以维持长久。内部标准是优质服务的保障,外部标准则是目的或结果。
5. 解释旅游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公式。
【答案】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通过旅游乘数理论来加以解释。
(1)旅游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旅游乘数的概念
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影响程度的系数。这一定义间接说明了旅游乘数种类的非单一性及各种旅游乘数值之间的差异。
②发挥乘数效应的具体机制和发挥作用的阶段
a. 外源性旅游消费“注入旅游”目的地经济后,有一部分将漏损出旅游目的地经济系统的循环,余额则在旅游目的地经济系统中渐次渗透,发挥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效应,刺激旅游目的地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b. 旅游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阶段
第一,直接效应阶段
入境游客在旅游接待国停留期间的各种消费开支,会成为该国旅游业的营业收入,从而构成该国的所谓直接旅游收入。直接效应阶段:旅游对旅游企事业单位在产出、收入和就业方I (}I的影响阶段。
第二,问接效应阶段
直接旅游收入在旅游接待国经济中的流转和渐次渗透,使得该国的经济产出总量、就业机会以及居民家庭收入得以增加的现象,即间接效应。间接效应阶段:那些向旅游企事业单位销售产品的相关企业所受影响的阶段。
第三,诱导效应阶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