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中国的的基本国情
【答案】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从宏观经济角度可以概括为:①中国的经济总量己具有世界影响;②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③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紧张;④中国人口众多;⑤中国的经济増长方式仍然以外延型增长为主;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经济交流。 2. 政策搭配
【答案】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 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搭配最有影响。
3. 错误与遗漏账户
【答案】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
运用的是复式计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但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等原因,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人为设立一个抵消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错误和遗留账户就是这样一种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4. 预期自我实现
【答案】预期自我实现是一种资产的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改种资产价值的评价。外汇市场上,大多数的外汇交易都是资产性的。多数交易缘于外汇投机。基于对未来利率、汇率的预期。预期来源于各种收集到的信息,从而作出判断,他们的买卖操作会使时常实际汇率朝其所希望的方向变化,直到达到他们的预期。例如,如果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某种资产的当前价格偏低,预期该资产的价格会上升,那么他们就会买进该资产,对改资产的超额需求将导致当前价格的上升,知道该资产的当前价格在剔除时间价值后,等于市场预期的未来价值。在超短期内,这是外汇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除非出现突发性、意料之外的信息。在国内外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当前汇率将完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重要账户。
全等同与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
5. 通货区
【答案】通货区是区域货币同盟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具有五个显著特征:(1)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汇率相互固定; (2)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 (3)这种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 (4)有一个适当的协调和管理机构; (5)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二、简答题
6. 如何搭配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答案】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图1 财政政策与货币
图1说明了政策搭配原理,图中横轴表示利率水平,代表货币政策;纵轴表示财政支出水平,代表财政政策。
国际收支盈余;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赤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失业
国际收支盈余;失业
BB 线为外部均衡线,该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由一定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达成的国际收支均衡状 态。BB 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这是因为,当利率提高时,会导致外部资本流入,且紧缩国内需求促使 进口减少——两者都会导致国际收支盈余。这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增加,方能对国 际收支盈余产生反向作用,导致国际收支均衡。BB 线左上方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超过了均衡的财政 支出水平,导致进口增加的程度太大,高出了利率提高所带来的进口减少程度,从而发生国际收支赤字。同理, BB 线右下方的任一点,表示发生了国际收支盈余。
YY 线为内部均衡线,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得以实现的利率水平与财政支出的组合。YY 线也是 正斜率。这是因为,利率提高时,国内需求紧缩,促使就业和物价水平下降,国内总需求低于总供给。这时,必 须增加财政支出,扩张国内需求,方能对国内的总供求失衡产生
反向作用,导致国内总供求均衡。YY 线左上方 的任一点,表示财政支出过度,超过了均衡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国内总需求扩张的程度太大,高出了利率提高 所带来的总需求减少程度,从而发生供不应求,出现通货膨胀。同理,YY 线右下方的任一点,表示国内需求不 足,存在失业。
BB 线较为陡峭,这是由国际资本的流动造成的。利率提高,不仅紧缩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减少,还带来外部 资本流入,这样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促使国际收支盈余。而财政支出增加,仅仅是扩张国内需求促使 进口增加,也即只从经常项目一个方面对国际收支盈余产生反向作用。
也即财政支出的力度要足够大。要达到均衡,这个反向作用必须足够大,这样,利率小变动一下,
财政支出就会大变动一下。而利率和财政支出变动对国 内总供求的影响,由于不涉及国际资本流动,故而YY 线较为平坦。由于两条线一个较陡峭,一个较平坦,必然 会存在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E 就是内外部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点。
蒙代尔得出了他的政策“分派原则”:在固定汇率制下,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外部均衡目 标分派给货币政策,方能达到经济的全面均衡。这即是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见表1)。依据这样的思 路,有一个最佳政策配合的设计:
表1 不同失衡状态下的最佳政策配合
和所有的理论模型一样,面对实际经济生活,“政策搭配理论”用于实践会受到很多制约。但是它大大开阔 了政策制定者的思路,有助于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7. 讨论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案】(1)所谓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以下简称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指数;式中,T 为贸易条件;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当比率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有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能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反之,当这一比率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汇率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对贸易条件发生影响。
(2)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①假设本国在出口品方面是大国经济,在进口品方面是小国经济。
在进口方面,进口品的国际价格由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决定,本国仅是价格的接受者。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价格不变。
在出口方而,本国是出口品国际价格的制定者。当本币贬值时,在出品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会下降。这样,以外币计,本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
②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仅仅分析了大国经济、小国经济与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