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814普通生物学之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

【答案】组织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体,在机体中起着某种特定的作用。脊椎动物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织。

2. 复制性细胞衰老。

【答案】复制性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分裂后,进入不可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其结构和功能发生衰老性改变的过程。

3. 测交。

【答案】测交是指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

4. 物种。

【答案】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

类群。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5. 假种皮。

【答案】假种皮是指由珠柄或胎座等发育而成的,包在种皮之外的结构。如荔枝、龙眼果实内肥厚可食的部分。

6. 荧光和磷光。

【答案】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荧光是指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的基因型。

二、填空题

7. 肌肉动作的力度与准确性取决于参与反应的_____的_____及_____。

【答案】运动单位;数目;大小

8. 碱基一类是_____,单环分子;另一类是_____,双环分子。

【答案】嘧啶;嘌呤

9. 人和猿猴的视网膜中有三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蓝;绿;黄光敏感的视锥细胞

10.行为的系统发育过程及其适应性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则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

【答案】终极;近期

11.人视网膜的黄斑全由_____细胞组成;猫头鹰视网膜全由_____细胞组成。

【答案】视锥;视杆

12.动物越高等,大脑皮质联络区所占比例越_____。

【答案】大

13.生态学可以分为两大分支:即个体生态学和,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后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群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解析】生态学是指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14.人类、哺乳动物是_____性别决定;蟋蟀是_____性别决定;蝴蝶、鸟类是_____性别决定,其雄性基因是_____ 【答案】

【解析】很多物种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来决定性别。人类、全部哺乳动物以及某些两栖类、鱼类的性别属于XY 性染色体系统;多数昆虫(如蝗虫、蟋蟀、蟑螂等)属于X0性别决定系统,雄性只有1条性染色体(X0或XY ), 雌性有成对的性染色体(XX ); 蝴蝶、鸟类、鸡、鱼中,卵子性染色体组成决定子代性别,性染色体以Z 和W 表示,ZW 为雌性,ZZ 为雄性。

15.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胞体向外延伸形成许多突起。这种突起可分两种,一种为树状多分支,称为_____,另一种细而长,称为_____。

【答案】树突;轴突

16.花萼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花冠是由不同数目的_____组成的。

【答案】萼片;花瓣

17.自然选择的三种主要模式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稳定性选择;定向选择;分裂选择

【解析】自然选择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依赖于适合度与表型差异之间的关系,据此将选择模式归纳为3类:

(1)稳定性选择:是指中间类型适合度高,两个极端类型适合度低,选择将淘汰两个极端类型。

(2)定向选择:是指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

(3)分裂选择:是指当环境条件使两个极端类型有较高适合度,中间类型适合度较低,而淘汰中间类型时,选择结果使中间类型频率降低,在两个极端类型区域各出现一个频率的峰值。

18.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__和_____三种蛋白质纤维组成的;对维持细胞形态,控制细胞、细胞内和_____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答案】微管;肌动蛋白丝;中间丝(中间纤维);细胞分裂分化

19.体内缺乏维生素A 时,影响_____的合成,可引起_____症。

【答案】视紫红质;夜盲

【解析】维生素A , 也称为视黄醇,是视紫红质的主要成分,保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维生素A 缺乏时,视紫红质在光照时不能发生正常反应,这就使视杆细胞失去了感光的能力,易出现夜盲。

三、简答题

20.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茎增粗?

【答案】茎维管束初生軔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性能,变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分裂活动,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维管束间隔小,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初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増添于维管束内,使维管束的体积增大,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维管束增大,茎得以増粗。许多草本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軔皮部,增添于维管束内,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軔皮部则组成新的维管束,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使维管束环扩大。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

21.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基因表达是指通过DNA 的转录和翻译而产生蛋白质,或转录后直接产生RNA 产物的过程。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更复杂,体现在以下方面:

(1)真核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基因组。

(2)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与组蛋白等构成染色质,被包裹在核膜内,核外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