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齐齐哈尔大学80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统一战线
【答案】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
2. 世界多极化
【答案】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简答题
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答案】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提出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毛泽东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说来,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2)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3)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指出,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即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6.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月个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战争的影响,中国局部地区处于分离状态,各族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仟务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①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
动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
②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7.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案】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下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上,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在改造方法上,采用和平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造。坚持用和平和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
②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③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要充分认识其改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促使社会主义快速健康的发展。
8.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过程。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①1978年12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③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④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