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凭借其特有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已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民族社区旅游呈现出妇女的参与程度较高、规模较大以及形式多样化等特征。伴随着西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妇女经历着空前的个人和群体变化。一些妇女逐渐脱离原有的社会角色,发展成为社区妇女精英。不同于传统的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旅游社区的妇女精英出现各自发展的新路径。在新路径中,不仅旅游受益分配和乡村性别关系发生着变化,妇女精英获得的优势资源如关系网络、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和社区互动以及自身的思想和技能等也发生着变化。因此,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同民族社区妇女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相结合,研究妇女精英化,以期对分析乡村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导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以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对妇女社会资本以及精英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传统的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基础上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中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并利用Excel、SPSS软件对社会资本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逐步回归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处理分析,加强本研究分析的科学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小庄村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土族妇女的社会资本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通过社会网络、社区归属感、社区凝聚力、社会互动、社区互惠、社区信任6个维度作为测量社会资本的重要指标。通过均值比较、访谈分析、因子分析得出社会资本对于从事旅游接待的土族妇女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依据问卷调查,分析社会资本对小庄村土族妇女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小庄村整体从事旅游的积极性较高,社会网络有着显著性变化,产生较强社区归属感,社区凝聚力的感知普遍加强,邻居、村民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好,与村委会互动较差,社会网络在以血缘、亲缘信任的基础上扩大对地缘等的信任程度。
(3)样本的因子分析表明,小庄村土族妇女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资本主要由社会网络、社区信任、社区凝聚力和社会互动四个维度构成。对这四个维度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对社区资本的影响由强到弱分别是社区凝聚力、社区信任、社会网络、社会互动。
(4)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小庄村土族妇女社会资本认知的评价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旅游接待时间、旅游年收入、旅游收入满意度几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5)通过分析土族妇女参与旅游过程归纳出四种参与旅游的妇女精英化模式及其形成因素。并发现四种妇女精英模式在民族旅游中都具备其各自价值和意义,针对不同的市场对象都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
(6)通过在小庄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小庄村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四种妇女精英模式现阶段呈现个体化、专业细化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引导各类模式持续科学化发展。
本文的创新之处:(1)将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有机结合,通过田野调查法到旅游地进行深入调查,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民族志法获取第一手资料。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女性社会资本的研究尚不多见。(2)本研究立足于民族旅游目的地当地村民,以参与旅游为研究线路,为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3)本文从土族妇女的成长历程、成功经验以及作用等较为系统的总结出妇女精英化发展的一般模式,并针对少数民族妇女精英良性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该模式在少数民族妇女精英研究目前是首次提出,这对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妇女精英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