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发展新闻学,你怎样理解?

【答案】(1)发展新闻学又称发展传播学,这一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合体,是由西力一批学者和发展中国家一批学者共同探讨而得出。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首先提出这一要求从正面报道他们国家发展状况的新闻学理论。作为回应,西方新闻界在20世纪80年代后也开始研究探讨发展新闻学理论,他们试图通过对发展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既能弥补西方新闻界对发展中国家新闻报道的偏颇和片面(即主要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天灾人祸),又能使西方收受者对相关报道感兴趣。正是这一背景促成了发展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不同学者对发展新闻学的表述各不相同。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由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发展新闻学在表述和应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其核心内容是基本‘致的。即: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2)对发展新闻学的理解

从发展新闻学的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守望是指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尤其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国家发展项目,使传统社会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形态; 整合是指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

2. 简述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其防范。

【答案】(1)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无中生有,凭空担造。新闻界每年评出“年度十大假新闻”中的“新闻”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主要是说了许多过头的好话。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这类失实,主要是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成假象。作者在写新闻时,应当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像去塑造事物的面目。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主要表现为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 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 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

⑤因果不符。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2)新闻失实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懂得真实是新闻生命的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到重要位置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②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格的防止失实报道和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③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组织整顿工作,把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从中清除出去。

④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与通过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⑤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3. 辨析:新闻的指导险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答案】这种说法是科学合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除了新闻事业以外,其他传播工具(如图书、戏剧等)也都有指导性。不同的传播工具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闻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2)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要把指导性建立在新闻的特点之上,就必须从新闻业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新闻业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作为生存的依据,新闻业最主要的社会使命是传播信息。因此,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信息传播之中。完整地说,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地及时地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4. 简述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答案】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传媒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上,依据国情不同,各有自己的特色。然而,集约化、专业化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已成当前传媒业经营三大基本潮流。

(1)集约化

①集约化经营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合理化整合内部人、才、财和产、供、销的资源,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生产率。对于传媒业而言,集约化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

②从集团的组成来看,全球传媒集团的两大类型:单一的传媒集团,属于专业化集团,把报纸或广播电视做深做细,尽可能做到极致; 混合多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公关等,属于多种媒体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③集团化作为一个整合平台,对集团内的人、财、物、产、供、销进行全面融合,把恰当的人才放在恰当的岗位上,人尽其才; 一物多用,物尽其用,从而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2)专业化

①专业化主要指广播电视针对特定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又可称为频道化、频率化。专业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到90年代末基本完成。

②实行专业化的基本因素:受众分化,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地位、民族、区域的受众由于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不同出现分群化、小众化; 新技术的采用,包括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光纤电缆,尤其数码技术广泛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不再是稀缺资源。

③中国广电的专业化有一个先天缺陷,除中央电视台、电视台所有频率、频道各有一个卫视频道面向全国外,其他95%以上的频率、频道都是区域性的,即大众化频道、频率和小众化频道、频率都在同一个区域内。这就造成三个问题:

a. 频道、频率设置雷同。从中央到各省、市所设置的频道、频率连名称都大同小异,有特色的频道、频率极少。

b. 节目回放率过高。原因在于节目制作难以与频道、频率专业化相匹配; 片库存储的资源少。 c. 专业化程度低。在中国,专业化频道和综合频道都在同一区域内,专业频道为了拉高收视率,不得不向综合化方向蜕变,造成专业频道成为准综合频道。

(3)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①含义:跨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跨区域即跨越国界、跨越同一个国家不同行政区划,在异地开展经营。跨行业即传媒业外的资金、人才大批进入传媒业,尤其是电讯、金融业进入传媒最为普遍。

②“三跨“经营的优势

“三跨“经营可以壮大自身实力,迅速占领市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可以打造一个完整的产值链。

5. 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答案】(1)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①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表述了党报的党性原则: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②新时期党性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劣。 ①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②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只有按照党性原则,我们的新闻工作才有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