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学

【答案】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新闻学以新闻和它的载体—由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所组成的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等; 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即通常所说的新闻理论。

2. 拉里·金

【答案】拉里. 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主持电台脱口秀著称。1985年,CNN 聘请他担任节目主持人,开播了“拉里·金现场”节目。这个节目成为了CNN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拉里·金的主持特点直接、有人情味、随机,提问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又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他一共为有线电视新闻网录制6000多次访谈,访谈嘉宾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国内外政治人物、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无数普通人。

3. 《常识》

【答案】《常识》是指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的一本小册子,推动了北美独立的革命风暴。《常识》告诉北美殖民地人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北美应该独立于英国之外。潘恩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自己。他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历史、经济、宗教、政治甚至地理—“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有力地而且顺理成章地证明,英国对北美行使权力这点决不是上苍的意图。”他以铿锵有力的言辞反驳那些向英国妥协的言论。

4.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舆论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两级传播过程。两级传播理论是最早经学术研究而产生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枪弹论”的想象,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引发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如传播的社群影响及人际环境、多级传播、有限效果、创新与扩散等。

5. 信息量

【答案】扩大信息量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计算信息量的方法有按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条数来计算、用新闻所提供事实的单元来计算等。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等。

6. 媒介生态环境

【答案】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7. 新闻本源

【答案】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回答“新闻是什么? ”、“新闻从哪里来? ”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8. 新闻评议会

【答案】新闻评议会是指一种评价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专门性机构,它通常由新闻行业机构组织行业内相关人士组成,也可以由新闻界和其他各界(司法及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代表联合组成。新闻评议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报业及其他传媒的表现进行评议,并对一些违反新闻道德的案件做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一般不受理违法案件。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评议组织仅有裁决权,少数国家如日本等则既有裁决权,又有处罚权,处罚的项目有警告、记过、罚款、开除会籍等。

9. 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10.意见自由市场

【答案】“意见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其要义是指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

事物的充分信息。“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

二、论述题

11.试论述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及其意义。

【答案】(1)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变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①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形形色色的观点展现在人们面前,有些相互辉映,互为补充; 更多的是互有矛盾、相互排斥,思想交锋,甚至激烈的思想论战时有出现。这一切都是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展开的。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即拥护与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双方争论; 二是论战,有著名的三大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间题的时论。三者特点与性质各异,但报刊让各方充分发表看法,还把反映各种观点的材料汇集起来供读者分析。

②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我国报刊政论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发展,树立了优良的政论传统。到“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

《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嘻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

③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新文化运动前,我国报刊文字绝大多数是文言文,戊戌维新前后,曾出现少量白话报刊。《新青年》出版前后,报刊、教科书、应用文仍然几乎全部是用文言文写作,因而《新青年》第1卷也全部是文言文。自第2卷开始,《新青年》开始发表胡适用白话翻译的小说和他写的白话诗。在1917年8月1日出版的第3卷第6号《通信栏》中,钱玄同提倡:“我们既然绝对主张用白话体做文章,则自己在《新青年》里做的,便应该渐渐的改用白话。”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些全用文言的大报,如《国民公报》、《晨报》、《东方杂志》等也开始部分采用白话,有的办了白话文副刊,有的出现了白话文的短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