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 或es ,或俄语阴性名词词尾A 变成BI ,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A. 性

B. 数

C. 格

D 人称

【答案】B

【解析】英语通过在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 或es 来表示复数,俄语阴性名词通过把词尾A 变成BI 来表示复数。两者都属于数的语法范畴。

2. 在从拉丁语演变成法语的过程中,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后掇

这种新的变化是历时性的( )。

A. 同化音变

B. 异化音变

C. 同化类推

D. 异化类推

【答案】C

【解析】

A 项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B 项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临近的音不同或不相同; “类推”是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题干中不规则的

成规则的可见这种新的变化是历时性的同化类推。

3. 下面说法中止确的是( )。

A. 语言具有可变性是因为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

B. 句法多义是指一个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

中途消失了,后来新出现了前缀ie-, tu-, i1-,作用跟原来的三个后缀一样,从而恢复了失去的平衡。变

C. 基本词汇就是语言的基础

D. 语言是一个层级体系,它的上层可以分为音位、语素、词、句子四级

【答案】B

【解析】A 项错误,语言的可变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或转移的可能性,语言具有可变性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C 项错误,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基础;

D 项错误,作为一个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分为两个层次:下层是音素、音节和音位,上层是语素、词和句子。

二、名词解释

4.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5.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6.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例如,“正”和“反”、“男”和“女”、

,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三种状态; 而“白”和“生”和“死”“黑”、“大”和“小”、

“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7.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

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8. 汉藏语系

【答案】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分出来的十大语系之一。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一般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 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三、简答题

9. 请说明词义与概念的区别。

【答案】(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2)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

(3)概念是纯思维的东西,只能表示理性意义。词除了能表示理性意义之外,还能表示某种感情色彩和语体风格。例如,“老大娘”和“老太婆”都表示“年纪大的妇女”的概念,但词义表示的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尊敬的称呼,后者含有不尊重之意。

(4)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语。同一概念可以用词义不完全的词来表示,也可以用短语表

,词义不完全相同,但有时可以表不同一概念; “疗效”和示。例如:“医生”“大夫”和“郎中”

,概念相同,而“疗效”是词,“医疗效果”“医疗效果”是短语。

(5)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全人类都是相同的,词义则具有民族特点。例如“狗”作为概念,全世界都没有区别; 但欧、美等地以狗喻人多带褒义,在汉语中则多含贬义,如“狗东西”、“狗头军师”等。

10.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式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答案】(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②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的象似、词形的象似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