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1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9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0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0
一、概念题
1. 非官方参与者
【答案】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2. 抽样分布
【答案】抽样分布是指只要样本容量n 小于总体容量N ,总体中样本就不止一个。不同的样本有不同的统计量。其中任意两个样本的统计量相等的概率几乎为0。因此这些统计量也有相应的概率分布,比如均值抽样分布、标准差抽样分布等,这种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3. 政策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答案】(1)政策的内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实施的评估。
(2)外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以是由行政机构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大专院校进行的,也可以是由投资或立法机构组织的或由报纸、电视、民间团体等其他各种外部评估者自己组织的。
(3)内部评估最大的优点在于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但评估往往会附着一些自利行为,代表着某一部门的局部利益,这使内部评估容易走向片面性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外部评估优点在于外部评估者更为客观,但是外部评估也存在获取资料困难等问题。可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其利弊,在实践中,应把内、外评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4. 追踪决策
【答案】追踪决策指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与原有的政策决策相比,追踪决策大致有四个特点:
(1)回溯分析。追踪决策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策,其目的是为了对原政策实施中所产生的偏差进行纠正,或如人们称之的“扬弃”。
(2)非零起点。追踪决策不是从原政策问题的提出为起点,而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改变了的主客观条件为起点。
(3)双重优化。追踪决策所得出的政策方案既要比原政策好,又要是若干新选的备扦方案中的“满意解”。
(4)心理效应。追踪决策要对原政策进行修正,必然会对各方一面产生心理上影响。
5. 灵敏度分析
【答案】灵敏度分析是指在政策分析中,当人们已经对政策问题制定出政策方案后,与政策问题相关的某些因素,或者所构造模型中的系数或参数发生了变化,需要确定其中最敏感的某些因素,获得可能出现的偏差及结论的可信度等的一种分析方法。在风险性决策中,实际所使用的概率基本都是估计的,无十分的把握。灵敏度分析是在主观概率的可能的估计误差范围内,选取许多不同主观概率值进行试算,看哪些因素变动不影响最优策略的选取; 反之,哪些因素稍加变动,最优策略就会变化,即从一个策略变为另一个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所提供的数据称为灵敏性数据。凡是面对灵敏性数据,必须重新审查原来估计的主观概率是否正确。
6. 完全理性
【答案】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质是一种政策选优的方法。完全理性决策的观点是: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简答题
7. 简述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
【答案】萨伯蒂尔(Sabatier )指出:当代政策执行研究有两种途径,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 )与自下而上(bottom-upapproach )。
(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自卜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理论来源于古典行政理论,古典行政理论认为行政组织为集权、层级的和金字塔形的,上下级之间形成指挥与命令关系,上级负责政策制定,下级负责执行; 政治与行政分离,政治负责政策制定,行政则负责政策执行; 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政策学者纳米木拉和斯莫伍德(Nakamura and SmallWood, 1980)曾对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命题作了阐释:
①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
②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是因为:第一,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执
行目标,二者分工明确; 第二,政策制定者能够陈述政策,是因为他们能够同意许多不同目标间的优先顺序; 第三,政策执行者拥有技术能力,服从与愿意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设定的政策。
③既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
④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与技术性的; 执行者的责任为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自上而下模式的优点:自上而下的执行方式讲究的是科学管理的精神,举凡功能分工、管理监督、命令统一、专业分工、层级节制、依法办事均是。
自上而下模式的缺点:
①自上而下模式强调厂从中央政策决定开始,容易忽视其他行动者的重要性;
②许多政府没有支配性的机关,而是由多元政府机关共同执行的;
③此模式忽视了低层官员与政策标的团体采取的各种策略; ④政策执行与规划之间的区分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
(2)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
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强调应该给予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情境; 中央的政策决定者,其核心任务并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能够采取适当的权宜措施,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自下而上模式的基本命题为:
①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多元组织的执行结构;
②政策执行结构是有共识的自我选择过程;
③政策执行是以计划理性,而非以组织理性为基础;
④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执行机关间的过程与产出,而非政策决定建构者的意图或雄心; ⑤有效的政策执行是多元行动者互动的结果,而非单一机关之行动结果;
⑥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的裁量权,而非层级结构的指挥命令系统; ⑦有效的政策执行必然涉及妥协、交易或联盟的活动,故互惠性远比监督性功能更为重要。
自上而下模式的优点:它促使我们能够正视执行过程中机关组织间的互惠性与裁量权。政策执行往往涉及许多单位与人员,而每个单位与人员对于政策实施皆有其立场、利益与看法,所以沟通协调在所难免,自下而上的执行方式,促使我们重视彼此意见与利益的沟通交流。
自上而下模式的缺点:过分重视中心而忽略边睡,自下而上模式的缺点则是过分重视边睡而忽略中心。
8. 简述企业型政府再造的策略。
【答案】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涉及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 既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