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住院医师内科Ⅰ阶段题库>实践技能题库

问题:

[多选,共用题干题] 患儿,男性,6岁。腹痛半天,解稀便一次,发热6小时,昏迷3小时入院。入院前6小时(14:00)突然高热,体温39.5℃,无咳嗽流涕,无腹痛腹泻,无呕吐。16:50左右全身抽搐,四肢僵硬,双眼向上凝视,口吐白沫,约持续3~4分钟。17:00许又相继抽搐2次,约持续3~5分钟。19:00许患儿进入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就医某院,诊断"乙型脑炎",肌肉注射地西泮5mg后转来。查体:T39.2℃,P142次/分,不规则,BP12.1/7.4kPa(90/56mmHg)。昏迷状态,呼之不应,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冰冷。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牙关紧咬,口腔无法检查。颈轻度抵抗。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42次/分,听诊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增加,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6.5×109/L,N0.89,L0.10。其余未查。为确诊应采用何种措施,进行的化验是()

A . A.温盐水灌肠
B . 查大便常规和细菌培养
C . 血常规
D . 腹腔穿刺
E . 胃内灌入冰盐水
F . 痰细菌培养

关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应用正性肌力药,正确的叙述是() 应用前应注意纠正缺氧。 宜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 剂量宜小。 应用前应注意防治低血钾。 感染严重的患者必须应用。 下列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有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改变中期表现特点() 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间隙加宽。 关节间隙消失。 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 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 患者男性,40岁,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慢性腹泻,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将血液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关于HIV确认程序,不正确的叙述是() A.使用HIV-1/2混合型确证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 如果呈阳性反应,则报告HIV-1抗体阳性。 如果不是阴性反应,但又不满足阳性判断标准,则报告HIV抗体不确定。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4周后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即使不满足阳性标准,仍可报告阳性。 下列关于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30%。 患儿,男性,6岁。腹痛半天,解稀便一次,发热6小时,昏迷3小时入院。入院前6小时(14:00)突然高热,体温39.5℃,无咳嗽流涕,无腹痛腹泻,无呕吐。16:50左右全身抽搐,四肢僵硬,双眼向上凝视,口吐白沫,约持续3~4分钟。17:00许又相继抽搐2次,约持续3~5分钟。19:00许患儿进入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就医某院,诊断"乙型脑炎",肌肉注射地西泮5mg后转来。查体:T39.2℃,P142次/分,不规则,BP12.1/7.4kPa(90/56mmHg)。昏迷状态,呼之不应,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冰冷。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牙关紧咬,口腔无法检查。颈轻度抵抗。双肺叩诊清音,听诊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42次/分,听诊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增加,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6.5×109/L,N0.89,L0.10。其余未查。为确诊应采用何种措施,进行的化验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