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NHK
【答案】NHK 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一一日本广播协会的简称,创建于1926年,战后重新改组。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机构一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己转向电视。按照日本《广播法》的规定,NHK 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特殊法人”,它在承担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不以赢利为目的。NHK 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经营委员会,其成员由首相提名,经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任期三年。NHK 包括三套广播网:第一广播网以新闻时事为主,其次是文化和娱乐节目; 第二广播网以知识教育为主,其次是文化和新闻时事; 第三广播网是调频广播,以文化娱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时事节目。此外,NHK 还有两套电视网:一套为综合频道,一套为教育频道。从总体上看,NHK 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时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2. 斯蒂法尼社
【答案】斯蒂法尼社是在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支持下,由新闻记者斯蒂法尼于1853年建立的通讯社。这是意大利通讯社历史的开端。意大利统一后,这家通讯社扩大为股份公司。斯蒂法尼社是当时仅次于欧洲三大通讯社的欧洲第四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1890年,斯蒂法尼社与德国的沃尔夫社和奥地利的通讯社签订了协议:三社之间交换新闻,以打破哈瓦斯通讯社在欧洲的垄断地位。1935年,政府新闻宣传部与该社签订合同,由政府负担该社费用。至此,斯蒂法尼社完全置于法西斯政权的控制之下。1943年,墨索里尼败亡,斯蒂法尼社随之解体。
3. “黄色报纸”
【答案】“黄色报纸”是指刊登黄色新闻的报纸。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他们经常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 采用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 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刊登这类新闻的报纸被称为“黄色报纸”。
4.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答案】“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就新闻真实性问题而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后来他又提出,写作必须“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马克思在办报实
践中十分注意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创办《莱茵报》期间严格坚持报纸要用事实说话,对任何不真实的报道都毫不留情,一旦发现失实报道,就立即让有关记者、编辑和通讯员作出检查、更正,严重的,还要终止其继续为报社撰稿。而《莱茵报》也因为始终坚持说真话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销量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5. 《每日时报》
【答案】《每日时报》(DailyTimes )于1925年创办于拉各斯,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早期由英国《每日镜报》集团经营,后来被尼日利亚人收购。1975年8月军政府收买了60%的股权,以后该报一直在政府控制下,但商业性较强。每天约出40版,有大量广告。90年代初每天平均发行30-40万份。
6. 半岛电视台
【答案】半岛电视台是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语电视媒体,是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和报道的新闻电视台,观众达4000万。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尤其在“9"11事件”之后,多次率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阿凯达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半岛电视台在“9"11事件”之后声名鹊起,被称为中东的“CNN"o
7. 《法兰克福报和商报》
【答案】该报创办于1856年,为出版商列奥波特·宗内曼所有,最初主要报道当时颇受关注的商业活动和经济信息,50年代末,逐渐增加了政治方面的内容。由于该报同情工人运动,经常刊登工运消息,并且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因而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该报后来取代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的《泰晤士报》”和“德国第二大报”的《总汇报》和《科伦日报》的位置,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大报,一直出版到1943年。
8. 新西兰电视台
【答案】新西兰电视台(简称TVNZ )于1960年在奥克兰开播,目前播出面积覆盖全国。来自英、美、澳等国的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90年全国100个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有99个是该台播出的。而1997年新西兰电视台收视率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被打破,收视率降为64%,并导致了四个频道的关闭:“太平洋地平线电视台”(HPTV )、毛利人电视网“奥替罗阿电视台”、主要播出音乐节目的“马克斯台”和“呼喊台”。
二、简答题
9. 简述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答案】《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首都第一大日报,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1)《华盛顿邮报》的历史
101877年12月6日,《华盛顿邮报》由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创办,对开四版,零售价三
美分,发行一万份。1889年,赫金斯将报纸卖给哈顿和威尔肯斯。
01905年至1916年,转入《辛辛那提简讯报》老板麦克利恩手中,他增加了广告收入,却降低丁报纸的信誉和影响。1916年至1933年麦克利恩去世,其子爱德华成为报纸的发行人,因他与共和党总统哈定关系密切,从而使报纸成为共和党人的工具。这时期,报纸发行量逐步下降,广告大减。
③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了该报,他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是雅俗共赏;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各在必要时为公众牺牲报纸本身的物质利益; 本报不会与仟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1933年至1943年,迈耶聘请著名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使该报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开明”的声誉,发行量增长了三倍,达16.2万份。
④1946年起,迈耶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接办该报。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报先驱》、《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到1954年发行量己达38万份,成为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驻华府记者的必读报。美国最著名的争论家李普曼也常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使其愈加令人瞩目。
⑤1963年,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凯瑟琳成为公司总裁,开创了《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时代”。1971年《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中的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1972年起,《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历时两年,层层挖掘,披露“水门事件”的内幕,最终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这在美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使该报获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并确立了《华盛顿邮报》的世界级大报地位。在美国人心目中,《华盛顿邮报》成了一份疾恶如仇、热情似火的报纸,而凯瑟琳则被认为是华盛顿最有影响的一位妇女。
)1979年凯瑟琳的儿子唐纳德继任该报发行人,1983年出全国版。
(2)《华盛顿邮报})的现状
①《华盛顿邮报》以政府报道见长,它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笔犀利。尽管《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大牌报纸派有大量的精兵强将,常驻华盛顿同《华盛顿邮报》拼抢联邦政府的新闻资源,《华盛顿邮报》的政府报道仍然是最值得称道的。
②《华盛顿邮报》是高级报纸,也是通俗性报纸。《华盛顿邮报》所刊载的漫画比美国其他报纸都多。它在华盛顿的高级饭店和贫民窟同样十分流行。
③《华盛顿邮报》是地方性报纸,主要在华盛顿发行。即便在邻近华盛顿的城市,想要找到一份《华盛顿邮报》还真需要一些技巧。唐纳德说,每天有1500份《华盛顿邮报》运送到纽约,这已经是报社极不情愿的。因为《华盛顿邮报》的广告商大都在华盛顿。
④平日版主要分为四大版块,分别是国内外要闻和评论,文化生活和影视娱乐,本市新闻,体育、金融和商业。该报注重报道国会消息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对象与《纽约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