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82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西方哲学)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
A. 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 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C
【解析】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2. “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 )。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
C. 多元论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解析】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信息的概念,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有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特性’,、“信息是物质与意识之外的第三个广泛的概念”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信息是一种反映,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将信息作为与物质和意识并列存在的概念,等于否认世界有一个物质本原,主张世界有多个本原,属于多元论的观点。
3.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C
【解析】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把哲学划分成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肯定存在、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第二性的; 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答案】C
【解析】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5.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答案】C
【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民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农民收割庄稼属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6. 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 真理的客观性
C. 真理的辩证法
D.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认为,真理是具体性与全面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坚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旧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容易犯独断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不承认真理的辩证法。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答案】D
【解析】实践创造了历史,并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传统唯物主义之所以解释历史失败,或者陷入唯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主观和客观相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8. 社会形态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答案】A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的原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