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808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之机械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廓线是理论廓线的_____曲线。

【答案】形状相似,曲率半径相差滚子半径

【解析】凸轮的实际廓线与理论廓线是法向等距,且距离差为滚子半径的两条曲线。

2. 在常用推杆运动规律中,存在柔性冲击的是_____和_____运动规律。

【答案】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3.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一定时,欲同时降低推程和回程的压力角,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若只降低推程的压力角,可采用_____方法。

【答案】加大基圆半径;正偏置

4. 请写出三种可作间歇运动的机构_____、_____、_____。

【答案】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解析】常见的间歇运动机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星轮机构。

5. 蜗杆传动时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答案】

模数压力角则其齿廓在分度圆处 6.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曲率半径为_____。

【答案】13.34mm

【解析】分度圆半径:

基圆半径

与蜗杆圆周速度蜗轮圆周速度的关系为_____。 由渐开线性质可知,向径为r 处的曲率半径为

7. 要改变棘轮每次转动角度的大小,可采用_____方法。

A. 改变锁止弧长度

B. 改变止动爪位置

C. 装棘轮罩

D. 摩擦式棘轮

【答案】C

【解析】通过加装棘轮罩的方法,可改变棘轮每次转过角度的大小,且被罩遮住的齿越多,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就越小。

8. 能将连续转动变为单项间歇转动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9.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发生根切的原因是_____。

【答案】刀具齿顶线(齿条形刀具)或齿顶圆(齿轮插刀)超过了极限啮合点

10.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在_____面上,用齿条型刀具加工

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齿数是_____。

【答案】法;11

【解析】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的斜齿

二、判断题

11.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得比基圆大。( )

【答案】×

12.组成正传动的齿轮应是正变位齿轮。( )

【答案】×

【解析】正传动的齿轮是两齿轮变位系数和为零,因此其中至少有一个为正变位齿轮。

13.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答案】×

【解析】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外啮合取负,内啮合取正)

14.凸轮机构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按等加速运动,在回程中按等减速运动。( )

【答案】×

【解析】凸轮机构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先做等加速运动,后作等减速运动。

15.螺旋副中,螺纹的升角愈高,自锁性愈差。( )

【答案】对

16.若将安装在高速轴上的飞轮移置到低速轴上,那么机械系统的速度波动也会变小。( )

【答案】错

【解析】由上式可知,

在与一定时

,与的平方成反比,若将安装在高速轴上的飞轮移置到低速轴上,那么机械系统的速度波动会变大。

17.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节圆与分度圆永远相等。( )

【答案】×

18.蜗杆传动中,蜗轮法面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

【答案】×

【解析】蜗轮的端面参数为标准值。

三、简答题

19.在计算行星轮系的传动比时,式

【答案】在计算行星轮系的传动比时,式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只有在所研究的轮系为具有固定轮的行星轮系,且固定轮为n 时,才是正确的。

20.为什么不完全齿轮机构主动轮首、末两轮齿的齿高一般需要削减? 加上瞬心线附加杆后,是否仍需削减? 为什么?

【答案】(1)在不完全齿轮机构中,为了保证主动轮的首齿能顺利地进入啮合状态而不与从动轮的齿顶相碰,需将首齿齿顶高作适当的削减;同时,为了保证从动轮停歇在预定的位置,主动轮的末齿齿顶高也需要适当的修正。

(2)加上瞬心线附加杆后仍需要削减。在两轮上加装瞬心线附加杆后,减轻了从动轮在开始运动和终止运动时的冲击,改善了从动轮的动力特性,并不能避免首齿啮合的干涉现象,故齿高仍需削减。

21.为什么渐开线齿轮机构能满足定传动比要求?

【答案】渐开线某点的法线是基圆的切线,接触点的法线必然是基圆的公切线,基圆不动,则接触点的法线固定不动,它与连心线的交点固定,所以渐开线齿轮机构能满足定传动比要求。

22.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1)正确计算运动的数目。

①两个以上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的复合铰链,m 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有(m —1)个转动副;

②若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成转动副,且转动轴线重合; 或在多处接触而构成移动副,且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