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二) . 13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三) . 25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四) . 36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题库(五) . 46
一、名词解释
1. 律令格式
【答案】律令格式是隋唐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对国家典章制度的规定。格是政府以诏救形式颁布的各种禁令,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可看作对律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办事章程。律、令创始于秦,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隋并行,唐沿用而更加完备,四者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构成严密的统治制度和法典体系,为后世法律所本。
2. 《法经》
【答案】《法经》是战国时由李悝制定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前4篇主要是对“盗”、“贼”施以关押、拘捕等处罚之法; 《杂法》主要规定了对轻慢法令、偷越城墙、赌博、盗窃等违法行为的惩治办法; 《具法》是对量刑轻重的有关规定。《法经》并非是单纯防范和镇压人民反抗的,也有一部分律条针对官吏腐败,对清明吏治、严肃法纪、安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 赤壁之战
【答案】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又称乌林之役。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此后三国鼎立之势基本形成。
4. 东林党
【答案】东林党是指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其代表人物有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因其讲学场所为东林书院,故得名。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这些针贬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5. 准噶尔部叛乱
【答案】准噶尔部叛乱是清代准格尔部贵族的叛乱。准噶尔部地处伊犁一带,是蒙古之一部。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支持下,自称可汗,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率众归附,噶尔丹又进兵漠南蒙古,打到离北京700里的乌兰布通。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噶尔丹大败饮药自尽。雍正、乾隆年间,清政府又多次与准噶尔部交兵,直到1759年,清廷才最终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彻底消灭,实现了西北边疆局势的稳定。
6. 军事民主制
【答案】军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因掠夺财富而彼此发生战争。由十战争的需要,在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中,都要设置军事领袖,如传说中黄河上游和中游的黄帝和炎帝部落、黄河下游的东夷部落和长江流域的苗蛮部落等纷纷设置氏族大会、氏族议事会为领导机构,来决定大事,组织指挥战争。这种制度被称为“军事民主制”。这是一种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制度。
7. 孟子
【答案】孟子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著有《孟子》一书。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川答曾受业十子思的门人。他将孔子的学说继承并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仁”、
,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义”。他主张行“仁政”
政治和战争多有所抨击。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因此他也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政治
上他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
8. 罢榷酤官
【答案】罢榷酤官是汉朝推行的一项官营商业政策。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行榷酒,即将酿酒业由官方垄断经营,郡国设榷酤官代办具体事务,酒利上缴中央,酒利是政府财
,即允许私营,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后,诏“罢榷酤官”
但私营须经申报,才能自酿自卖,政府则收取酒税,未经申报而私卖的仍旧禁止。
9. 刘晏理财
【答案】刘晏理财是指唐肃宗、代宗之时刘晏采取的财政改革措施。上元元年,刘晏出任盐铁使,先后掌管全国财政近20年,对财政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它的一个鲜明宗旨是:“其理
,始终寓“廉”于理财治政之中,充分体现了廉政之道。其主要内容如下:①改革财以爱民为先”
第五琦的榷盐法,由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 ②整顿槽运,改陆运为水运,以雇佣劳动替代强迫劳役; ③实行常平法,稳定各地物价。其虽然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10.《诗经》
【答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又
,即十五国风,保存有大量民歌,是《诗经》的精华。,多称《国风》《雅》分《大雅》和《小雅》
,是贵族歌颂帝王功绩的作品,有些篇章与后世的叙事诗很接近。《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内容是在祭祀或大朝会时用于歌功颂德的颂歌。根据部分诗篇考察,最早的约作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于春秋中期。
11.太康失国
【答案】太康失国是指夏朝政权易手事件。夏启死后传位给太康,太康终日宴饮、游乐,不恤民事,荒淫无道,引起内乱,从而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则乘启子武观叛乱之机,起兵攻入夏都,赶走太康,“因夏民以代夏
,夺取王位。史称“太康失国”政”。
12.文字狱
【答案】文字狱是指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历代中央政府为加强专制统治钳制文人的思想,即从其奏章、著作等文字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而制造的冤狱,史称文字狱。文字狱大兴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比较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和吕留良案。文字狱不仅导致无数人无辜死亡,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深重灾难,可谓千古浩劫同时也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是封建统治者用血腥屠杀的方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突出表现。
二、简答题
13.简述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1)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
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分封宗亲、姻亲和功臣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
,这就是所谓的周初大分封。 的部落人民,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国”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 周室子弟和宗亲,这是受封者的主体部分。如封周公于鲁,封召公于燕等都属于这一类。 b. 古代圣王后裔。如封神农后裔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尧后裔于蓟,舜后裔于陈,禹后裔于祀。这类封国比较小,是周借以表明承袭圣人之治的体现。
c. 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功臣谋士,封姜太公于齐即属于这一类。
②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 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有权任命诸侯国的重要官吏; 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 并有保护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节诸侯国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而诸侯国对天子有隶属关系,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以表示服从王室,诸侯国要派遣军队戍守都城或随天子出征; 诸侯定期朝聘,到王廷述职; 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如修筑城邑、宫室等。
b. 各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除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外,各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次分封,一般是封地内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