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软件工程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分析题
1. 某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分辨率为
,颜色为真彩色,帧频为75Hz (逐行扫描)(24位)
显示存储器为双端口存储器。回归和消隐时间忽略不计。
(1)每一像素允许的读出时间是多少? (2)刷新带宽是多少? (3)显示总带宽是多少?
【答案】(1)每一像素允许的读出时间为
(2)刷新带宽一分辨率×颜色深度×帧频
(3)显示总带宽=
刷新带宽
2. 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答案】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 (1)单字长二地址指令。 (2)操作码字段OP 可以指定数均在寄存器中。
(4)这种指令结构常用于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
3. 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控制存储器容量为用断定方式,如下图所示。
(1)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为多少位?
(2)画出围绕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答案】(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作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
第 2 页,共 42 页
条指令。
(3)源和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可分别指定32个寄存器),所以是RR 型指令,两个操作
(位)。微程序可在整个控制存
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转移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
该字段为4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因为控存容量为512单元。微命令字段则是(48-4-9) =35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如图所示。其中微地址寄存器对应下地址字,P 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控制字段即为微命字段,后两部分组成微指令寄存器。地址转移, 逻辑的输入是指令寄存器的OP 码、各种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其输出修改微地址寄存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的分支转移。就是说,此处微指令的后继地址采用断定方式。
图
4. 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4, 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存储周期T=200nS, 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送周期各是多少?
【答案】信息总量:q :64位x4=256位顺序存储器与交叉存储器读出4个字的时间分别是:
则顺序存储器带宽为
交叉存储器带宽为
5. CD-ROM 光盘的外缘有5mm 宽的范围因记录数据困难,一般不使用,故标准的播放时间为60min 。计算模式1和2情况下光盘存储容量是多少?
【答案】扇区总数
模式1存放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其存储容量为模式2存放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其存储容量为
6. 设变量h 放在寄存器代码。C 赋值语句是;
【答案】虽然C 语句只有一个相加的操作,但是两个操作数均在存储器中,因此需要更多的
第 3 页,共 42 页
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
数组A 的基值放在寄存器r3, 请将下面c 语句翻译成ARM 汇编语言
ARM 指令。首先用取字(LDR )指令访问存储器单元存器
最后用存字(STR )指令将
寄存器,位移量为
然后用ADD 指令将放在寄
中的结果写到存储器单元此时寄存器作为基地址
因ARM 也是字节寻址。3条ARM 汇编语言指令形式如下:
二、计算题
7. 已知
用二进制形式求(x ×y )浮,保留4位有效数位。
第2步将被乘数与乘数的指数部分
相加
用移码表不则为
第3步将x 与y 的有效数位相乘:
【答案】第1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x 和y :
乘积为溢也无下溢。
我们只需4位有效数位,故结果修正为
已经规格化了。由于移码表示时,
第4步规格化,并检
因此既无上
查是否溢出上步乘积结果为
第5步舍入操作:舍入到4位有效数字 这一步无需做任何操作,结果仍为
第6步确定乘积符号:由于x 和Y 符号相反,乘积为负数,即为
三、综合应用题
8. 用单链表保存m 个整数,节点的结构为删除其余绝对值相等的节点。
例如若给定的单链表head 如下
删除节点后的head 为
要求
第 4 页,共 42 页
且(II 为正整数)。现要求设计
一个时间复杂度尽可能高效地算法,对于链表中绝对值相等的节点,仅保留第一次出现的节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