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题库

问题:

[单选]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以下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 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应该负有全部责任
B . 内部控制是取代内部日常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
C . 内部控制只能在案件发生后发挥作用
D . 内部控制旨在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 根据1992年9月,美国发起人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包括的要素是() ①控制环境 ②控制活动 ③信息与沟通 ④风险评估 ⑤监督 ①②③⑤。 ①②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③④。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该案例表明,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寿险公司建立全面、系统、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真正成为内部控制的具体落实责任人。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按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在该案例中的内部控制漏洞主要体现在()环节。 前台控制。 后台控制。 基础控制。 资金运用。 在某寿险公司年底考核中,北京分公司实现规模保费、价值贡献全系统第一,但由于保单继续率低于系统平均水平,被一票否决,丧失了评优及晋升资格。在考核结果公布前,绩效考核小组与北京分公司就考核结果进行了当面沟通,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考评指标和结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事后,该总经理黯然离职。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离职是公司上下所不愿看到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该总经理的离职事实上属于绩效结果应用的环节。 考核指标的设定体现了公司的价值取向和经营思路。 持续的绩效沟通缺乏是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绩效考核目标设定不合理可能导致管理套利的发生。 帅某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个农民,2009年10月1日,帅某为其母张某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其时张某72岁,该人寿保险的保障范围为20-70岁,为了能够获得保险,张某在投保单中写明其母65岁。保险合同同时写明:保险合同成立时间:2009年10月2日,保险合同生效时间:2009年10月3日零时,受益人为帅某本人。但帅某收到保险单时,时间已是2009年10月5日。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假设2010年7月3日,保险公司在核查既往保单的时候发现张某的年龄有误,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并且不须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保险公司不能解除保险合同,但应当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保险公司不能解除保险合同,亦不须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某寿险公司保全部员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客户保单进行质押贷款,前后共质押保单150多件,非法所得近300万元。直至部分客户反映不正常质押的时候,该案件才得以暴露。事后,管理层坦承,内部控制的薄弱是该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随后,该公司解除了李某的劳动合同,并追回其侵占的资金,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处罚。以下关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