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之政治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份,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其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再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次,要大力发展教育,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雄厚的人力资本投资。最后,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
2. 实体资本
【答案】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对,也可以称为“真实资本”或“现实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实物或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本。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
3. 利益相关者
【答案】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的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利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 三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4. 单个资本
【答案】单个资本是指能够独立发挥资本作用,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所谓资本是指能够增殖的价值,即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要素或经营投入的价值,并可以产品形态和货币形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首先是作为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实体而存在,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与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当资本作为独立地从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活动来发挥资本的职能作用时,就是单个资本。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运动被纳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单个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
5. 绝对剩余价值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6. 寡头垄断
【答案】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头市场”、“寡占”、“寡占市场”,是指某种商品的绝大部分,山少数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每个厂商在该行业的总产销量中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以致其中一家厂商的产量或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该种商品价格和其他几家厂商的售销量。其主要特征是:
(1)市场上,一个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相互竞争。
(2)这些企业的产品可以是同质产品,也可以是差别产品。
(3)存在市场势力,但取决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是合作还是竞争。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常常带有博弈性质。
(4)新企业的进入有障碍。
寡头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寡头又可以分为纯粹寡头和产品差别寡头。生产完全相同产品的几个厂商称为纯粹寡头。生产具有差别产品的几个厂商称为差别寡头。两种类型的寡头都不是完全垄断者,但每个厂商都可以对价格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寡头比完全垄断更普遍。同其他三种市场类型相比,寡头垄断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各个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性。
7. 完全竞争
【答案】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第一,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任何一个人的销售量或购买量都只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以致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他们都是市场上既定价格的服从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第二,不存在产品差别,也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所有厂商的供给都是同质的,其形式、包装等都是无差别的。这样任何一个生产者都无法通过自己产品的特异之处来影响价格。第三,各种生产资源(劳动、资本等)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第四,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与居民户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完全了解市场价格和所有交易情况,买卖双方只能按现行市场价格成交。第五,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抽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对完全竞争的分析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意义。
8. 私营经济
【答案】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与通常所指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一个含义,而是特指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的私人经济。私营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地需要等,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简答题
9. 简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答案】(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含义
实体经济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水平、结构和规模决定虚拟经济发展的状况,虚拟经济应该适应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盲目发展,过度膨胀。
虚拟经济也不是被动地决定于实体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反作用,并表现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
①虚拟经济的正效应:首先,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资本的证券化可以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平台”。再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最后,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②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投机过度引发泡沫经济。
虚拟经济的产生和积极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应该是互相配合而不是相互替代或水火不相容的矛盾关系。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10.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居民储蓄行为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居民储蓄数量的因素,另一类是影响居民储蓄形式选择的因素。
(1)影响居民储蓄数量的因素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储蓄数量的第一个因素。其他条件不变,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储蓄额越大; 收入水平越低,则储蓄数额越小。影响居民储蓄数量的第二个因素是金融工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