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工业革命使欧美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的原国是什么? 廉价报纸有哪些特点?

【答案】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

(1)原因

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④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2)特点

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②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③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④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⑤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⑤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2. 简述路透(PaulJuliusReuter )其人。

【答案】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是路透社的创立者,原是德籍犹太人,于1857年加入英国籍,1871年被封为男爵。路透的一生与路透社的事业紧密相连。

(1)路透1816年7月21日出生在德国小城卡赛尔的一个学者家庭。1829年其父去世后,13岁的路透辍学后做过银行职员,在柏林开过书店。1848年底到巴黎,在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译员。不久,他离开哈瓦斯社,1849年春开始独立经营新闻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德国的地方报纸。他把法国报刊上的新闻剪辑起来,译成德文寄给德国报馆,但收益并不理想。1849年10月,德国当局允许民众使用柏林至亚深之间新设立的电报线路,路透立即赶往亚深,于1850年办起了另一个新闻通讯社,向亚深商人提供柏林市场价格的最新行情,并通过亚深把巴黎、布鲁塞尔与柏林

的金融消息连在一起。

(2)1851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底部铺设了一条电缆。他闻讯后,又前往伦敦,于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皇家股票交易所附近正式创办路透通讯社。将欧洲大陆传来的金融、商业消息汇编成“路透社快讯”,向伦敦的银行、公司、交易所、股票商出售; 同时向巴黎、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等地发布商情信息。路透曾多次与报社联系,希望它们订用新闻稿,均遭拒绝。直到大众化报纸出现,地方报纸也发展起来,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当时的路透社传播的内容大部分以商业消息为主,订户多为银行家及证券经纪人,后来才逐渐增加政治及外交消息,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消息报道。

(3)路透社一开始并未得到伦敦报界的支持,因此处境艰难。于是,路透通过免费试用的办法,很快在伦敦报纸中打开了销路。在激烈的竞争前,《泰晤士报》也不得不采用路透社的消息。在得到伦敦报界的支持后,路透社的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的南北战争、欧洲的法德关系成了其国际报道的重点。同时,路透社还将触角仲向了未被开垦的亚洲、非洲、大洋洲,并同欧洲其他两大通讯社展开竞争,在1870年前终于确立了优势地位。

路透社发展到今天,己经成为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它是最早的通讯社,也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

3. 简单介绍加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答案】加纳的广播开办于英国殖民时期。1935年开办有线广播,1940年开办无线广播。1957年独立后,建立国营广播电台。1965年开办电视节目。1968年实行体制改革,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由国营改为公共机构,由加纳广播公司进行管理,经费主要来自视听费和执照费。1986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加纳广播公司下设两家广播电台和一家电视台。广播一台用民族语言播音,广播二台用英语播出节目。此外还有地力性广播电台。

该国是非洲最早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国际广播使用“加纳电台”的呼号,用英语、法语和豪萨语等6种语言播音。“加纳电台”是西非最大的国家广播电台。它播出的信号几乎覆盖整个非洲大陆。

4.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那些改造和发展报业的措施? 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方针有什么重人调整?

【答案】(1)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新闻出版方面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

①取缔反动报刊

十月革命胜利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仍在出版自己的报纸,由大的垄断资本家提供资金的报纸协会也在继续他们的出版活动。据记载,当时孟什维克有52种报刊,社会革命党有31种,无政府主义者有6种。这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出版物对革命心怀不满,一些报纸甚至恶毒攻击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路线,大量发表反对苏维埃政权的言论。有鉴于此,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立即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1917年11月10日,《真理报》发布了列宁签署的《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为了加强对资产阶级报刊的监督管理,1918年2月22日,人民委员会又发布由列宁签署的《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决定由报刊革命法庭审理利用报刊反人民的各种犯罪活动。法令对报刊革命法庭的组成、审理的法律程序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授权该法庭执行罚款、封闭和没收资产阶级报纸等八项职责。到1919年底,除布尔什维克的报刊外,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部停刊或被查封。

②创办党和苏维埃报刊

在取缔反动报刊的同时,党和苏维埃政权积极为革命报刊的兴办创造条件。早期的措施有:

A. 征用资产阶级报刊的物质设备来出版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

B. 统一控制广告业务。

C. 财政拨款支持。

D. 以后随着革命政权的逐步巩固,党和政府又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努力保证社会主义报刊的发展。

(2)新经济政策时期报刊政策的调整

1920年5月,列宁指出:经济任务、经济战线是最主要的任务和基本战线。为此,“生产宣传应当重新放在第一位”,并具体要求《消息报》等各家报纸“减少政治力一面的篇幅,打一大生产宣传的版面”。

随着形势的发展,1921年起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原先在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改为征收粮食税,恢复城乡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并逐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在为时三年左右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报业方面的主要变化,就是实行列宁提出的新的办报方针,把宣传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各家报刊,特别是主要从事经济宣传的中央级报纸《消息报》、《经济生活报》等,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它们注重反映经济领域的情况,收集和分析具体的数据、资料,为领导部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的依据,并且对经济工作和生产实践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5. 简述文字产生及运用的意义。

【答案】文字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最早的文字传播指的是手写传播。它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1)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远距离传播和长久的保存成为可能。文字能保存大事或协议的记录供以后使用,人们可以储存一部分经验而不用费尽脑筋去铭记。文字的发明大大加速了人在想要改变生活方式时就予以改变的能力。(2)文字应用的意义还在于:①它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②它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③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了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传播者或职业。

6. 俄国近代报业是怎样诞生的? 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

【答案】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过程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