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 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 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答案】C
【解析】控制流通中的基础货币数量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目的之一。卖出政府债券收回流通中的货币会使基础货币减少,紧缩货币供给。
2.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 商业银行通过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C. 中央银行增减面向商业银行的贷款
D. 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答案】D
【解析】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它是最常用、最准确及时的工具。
3. 当经济学家们谈及通货膨胀税时,他们指的是( )。
A. 在通货膨胀时期生产率的提高
B. 作为通货膨胀后果之一的货币价值的下降
C. 通货膨胀时期税收趋干卜升的现象
D. 作为通货膨胀后果之一的价格变动的代价
【答案】B
【解析】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代替增税,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通货膨胀税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持有者为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而遭受的损失。由于物价水平的上升
使得货币持有者手中的钱不值钱,也就是货币的价值下降。
4.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关于预算约束的陈述是错误的? ( )
A 第一期的消费增加,第二期的消费必然也增加,以使消费者在两期的满足程度相同
B. 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C. 第一期消费的减幅越大,为使消费者效用保持不变,需要增加的第二期消费减少
D. 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相比,消费者偏好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答案】A
【解析】根据费雪模型可知,
第二期的消费必然减少。
, 在收入现值不变的情况下, 第一期的消费增加,
二、论述题
5. 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所示。
图 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AD 0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ASS 的交点上,这时价格水平为P 0,实际收入为y*。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如: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等,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AD 0向左移至AD 1。
A 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且每年都有合同数的1/3数量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曲线移到AD 1从后,实际收入下降到Y 1,价格水平下降到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时为止。当第一批占总数1/3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 1,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 2,实际收入增加到Y 2。到了需求冲击后的第2年,当第一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AS 2,相应的,价格水平下降到P 3,收入增加到Y 3。类似的,到了第三
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 3,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 4,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水平y*。
按照上述分析,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整个经济经历了3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
6.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其潜在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约翰逊总统面临一个问题:他想在越南开战,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结果是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是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战争的费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支出,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向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请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对上述情况加以分析,并推测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答案】约翰逊总统实行的这些政策无疑使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最终使物价水平上升过快,产量增加较少。
图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后果
如图所示,初期,AD 0、和AS 相交于代表接近充分就业的E 0点。E 0点的产量为Y 0,价格水平为p 0。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 1的位置,这样,AD 从和AS 相交于E 1点。E 1点的产量为潜在产出水平Y f ,价格水平为P 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一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过热的状态。这时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价格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以看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价格和产量增加的比例并不相同。在E 0的右方,总需求曲线越向右移动,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产出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当产出接近于潜在产出水平时,总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更多地体现为价格的上涨。也就是说,在E 0的右方,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距离越大,价格上升的比例越要高于产量上升的比例。
结合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可以推测出:约翰逊总统实行的这些政策无疑会给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宏观经济运行带来风险,体现为高通货膨胀率。一旦遭遇不利的供给冲击,即20世纪70年
,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代的石油危机,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
三、计算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