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原理综合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能理论

【答案】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小但在于增强其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2. 社会系统理论

【答案】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 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3. 心理分析学理论

【答案】心理分析学理论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4. 职业康复

【答案】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但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而且可以使某些器官的能力得以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就业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职业康复是一种有综合意义的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帮助其发展的方法,在方法取向上也是治疗和发展的统一或整合。

5. 矫正社会工作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frlJ 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

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1)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一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3)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6. 社会个案工作

【答案】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十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7. 社会工作实习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即通过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活动学习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及适当的态度,并且在实际的服务提供过程中学习与发展新的知识,尝试体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检视自己的价值与态度,促进专业意识与自觉,从而发展自己的专业自主能力并成为人格成熟的社会工作者。

8. 家庭生命周期

【答案】家庭生命周期,亦称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运行之中,家庭成员完成人生任务,家庭得到延续,母家庭孕育了子家庭。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矫正社会工作? 它与矫正工作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案】(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①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②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③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④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与矫正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矫正在司法领域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矫正工作是从实践的层面讲,指的是国家行刑机关为预防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

①两者的联系:

a. 从功能看,两者都是为了防止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

b. 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结合。

②两者的区别:

a. 从性质上说,矫正工作是一种刑事执法活动,而矫正社会工作则是一种助人活动;

b. 从事工作的主体不同,矫正工作的从事主体是司法人员,而矫正社会工作的从事主体则是社会工作者(司法社工);

c. 矫正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的引导,在其工作中体现了专业社会工作接纳、尊重、个别化等价值理念,运用了个案、小组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而矫正工作没有具体的价值方法的指导。

d.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犯罪者还包括其家属、家庭等,而矫正工作是针对犯罪者一个人进行的;

10.简述“青少年”的涵义。

【答案】青少年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

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生理的急剧发展是青少年不同十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

(2)青少年是一个转折期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①从生理上,它是从萌芽发育为成人的过渡;

②从心理上,是从不成熟的自我向成熟的自我的过渡;

③从社会上,是从一个生理的人向一个社会的人的关键性过渡。

这一时期发生种种成长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3)青少年是一个关键期

正因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对人的影响则是全面的,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心理,而且会全面影响其一生,婚姻、家庭甚至下一代。青少年期发生的各种障碍,将直接导致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危机。

(4)青少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因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青少年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这是根植于时代文化基础上的亚文化,是一种极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