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角色

【答案】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即只有两个社会位置上的人相互关联时,它们之间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有可能一个人处于与他人的多种联系之中,即一个人可能担当多种角色,社会学称这种现象为复式角色。

2. 社会责任论

【答案】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虽然把残疾的责任完全归结于社会因素并不一定适当,但这一理论把人当作社会的人、认为社会负有改善人的生存条件的观点有益于人的健康发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3. 操作学习

【答案】操作学习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操作条件,相应地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决定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行为被改造和改变。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强化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

4. 纵贯研究

【答案】纵贯研究是指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型:

(1)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例如,每隔一年或半年就调查一次人们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3)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纵贯研究的特点在于,它能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此外,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

5. 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小组期望的目标,对小组成员提供某种得以引起行为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引导他们的行为朝向小组目标所期待的方向发生转变。

6. 个人责任论

【答案】残疾的个人责任论是将残疾现象的出现归因于个人(或家庭)原因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看待残疾现象时,将它同广泛存在的非残疾现象相比较,而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其家庭)原因造成的。在先天性残疾和非因公后天致残现象中这种理论最为普遍。这种理论对于先天性、遗传性残疾现象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它常常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致残过程的复杂影响。个人责任论认为天生残疾并未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致残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其家庭。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或家庭的悲剧或不幸。

7. 人本治疗模式

【答案】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创立的个案工作模式,其理论分析模式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非指导性治疗阶段、当事人中心治疗阶段、治疗的条件阶段和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

(1)人本治疗模式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治疗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其主要的理论假设包括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求助者的主观经验世界、自我概念以及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失调等。

(2)人本治疗模式不注重工作者的具体辅导技巧,而以创造和谐、接纳和真诚的合作辅导关系为中心。罗杰斯认为工作者在辅导过程中不是治疗求助者的问题,而是关注求助者本身的发展; 工作者不应以专家身份自居,而需要协助求助者,帮助求助者开发其内在的资源,促进求助者逐渐成熟。因此,人本治疗模式的辅导技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工作者的品格和态度; ②注重个案辅导关系; ③注重个案辅导过程; ④注重非指导性影响技巧。

8. 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

【答案】这个模式是指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方法。社区工作者担当的是组织实施者的角色。对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一模式比较常见。

二、简答题

9. 试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联系

①二者的对象趋向一致。从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看,社会工作和广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是

逐渐重合的。

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社会福利的专业化、制度化手段。

③在我国山行政系统推行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如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老人福利),和社会工作实际上混合在一起,难以做出明确的区分。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

①无论是广义的社会福利,还是狭义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都是指一种社会政策;

②社会下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如社会福利政策规定了向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设施的资金来源和种类,而社会工作则帮助人们特别是有困难者享用这些设施;

③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社会福利政策提供的资源和社会弱势群体之间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相应的资源为相关的人们所利用。

10.简述社会福利的功能。

【答案】社会福利的功能主要有: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潜功能和显功能。

①从潜功能的角度出发,社会福利是为了提升公民的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关系从而增强社会团结。

②从显功能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是为了解决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改善公民的生活素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社会福利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

②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③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④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11.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答案】(1)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管理的问题。许多农民进城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之内,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等,只能在体制外生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