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360度考核法

【答案】360度考核法由直接上级、下级、同事和服务对象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2. 行政协调

【答案】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3. 政府形象管理

【答案】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行为。政府形象管理是系统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形象调查。涉及政府静态物质载体形象、动态行为形象与深层次精神理念形象等方面内容; 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具体环节: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②政府形象塑造。政府公关人员应据特定形象目标,分别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体; 针对小同公众对象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③形象评估与检测。目的是评估政府形象管理的效果,评估检测政府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总结法、公众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

4.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①动态组织过程,指行政组织是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②静态组织结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具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 行政效率

【答案】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一行政产出/行政投入。它含有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其重要性表现在:①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②提高行政效率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④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客观尺度。

6. 客观责任

【答案】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是与职责相关且应尽的义务,包括对某人或某组织负责,也包括对某一任务、下属人员人事管理和实现某一工作日标负责。客观责任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①公共行政人员最为直接的责任对他们组织的上级负责,贯彻上级指示,同时也要为他们下属的行为负责。

②公共行政人员要对法律、公共政策负责,行政人员必须能说明其行为与法律的意图和公共政策的意图相一致。

③公共行政人员要对公民负责,洞察、理解和权衡公民的喜好、要求和其他利益。行政人员必须能向公民解释,其行为是复合公民的意志或者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的。这是一种最根本的义务关系。

法律政策责任是基础、上下级责任是杠杆、公众责任是社会体现,三者相互关联构成了公务员客观责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7. 政府干预主义

【答案】政府十预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要全面增强国家的作用,政府不应仅,是社会秩序的消极保护人,还应是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特别是要熟练和有效地利用政府财政职能影响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了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认为,市场小是万能的,如没有国家的宏观管理,市场经济会成为万恶之源,资源也会遭到毁灭和破坏。

8. 公务员申诉与控告

【答案】公务员申诉指公务员对公务员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这些人事处理决定包括:处分; 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降职; 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免职; 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公务员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依法向上级机关或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机关应按规定及时处理。

二、简答题

9. 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谈谈你对改革我国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制度的看法。

【答案】(1)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取得的成绩和效益。绩效考核是根据事先确定的绩效指标,对政府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它包括组织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属于绩效管理整个大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环节,是绩效反馈和改进的前提。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偏离我们的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2)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落后,大力发展经济,迅速改善人民生活成为我国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基层政府的最主要的任务,与之相伴随的是对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片面地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惟一依据,导致领导干部唯GDP 论英雄,这种单一、狭隘的领导绩效考评制度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各级领导干部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伴随着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增多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样的新形势和背景下,如果继续以经济增长作为领导干部惟一的绩效考评标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难以取得实效。因此,改革原有的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加入环境保护、民生投入等新的考核指标,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的领导干部,对他们的考核标准将决定着领导干部如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要从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战略部署的大局出发,围绕有利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中心,适时调整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这种考核制度的设计与国家战略部署保持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根据战略的要求及时改革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10.简述行政监督的基本特征。

【答案】(1)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所进行的监督。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特设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如监察部门、审计机关和会计系统实施的监督等; 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和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简言之,行政监督就是指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

(2)行政监督的特征

①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②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

③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其有两方面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