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84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差别是怎样的?

【答案】信号检测论是对古典心理物理法的继承和发展。信号检测论区分了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古典心理物理学的方法仅仅能判断感受性的有无,不能区分感受性与判断标准,但是它能很好地说明感觉的概念。二者的具体差别可从基本阈限理论和测量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基本阈限理论存在差别

古典心理物理法的阐限理论认为作用于感受器的一个刺激,引起一系列的冲动,在大脑中枢发生了一种效应。阈限是一个固定点,被试的判断连续对应于反应的连续,当刺激超过最小量——阈限时,被试就判断“有”,当刺激低于阈限时,被试就判断“无”。

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人类觉察是建立在统计决策论的基础上,被试选择一个标准,当给定的刺激超过这个标准时,被试就反应“有”,否则则说“无”,这个反应标准就是阈限。

(2)测量方法上存在差别

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最不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有无法、评价法。

2. 人眼的视觉范围包括哪三个区域? 各自的视觉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阅读的过程,读者的视觉范围可分为三个部分:外周区域、副中央凹区、中央凹区。

(1)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的2°视野范围,是人类视敏度最高的区域,能够辨认所注视对象的细节。

(2)副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2°~5°左右的区域,是人类视敏度比较低的区域,能够获得注视对象的一些信息。

(3)外周区域即副中央凹以外的所有区域,是人类视敏度非常差的区域。

3.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包括哪些理论? 分别用什么实验验证? 这些理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案】(1)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包括三种,分别为:早期选择模型(单通道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

(2)三种过滤器理论的验证实验

①早期选择模型采用双耳分听实验验证。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分别听到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要求被试或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或是以双耳同时接收的信息顺序成对再现,或是随意再现。

②中期选择模型采用追随耳实验验证。即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

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朵的信息。这两个耳朵被分别称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③晚期选择模型采用双耳识别实验验证。即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随机呈现的靶子词时,要分别作出反应。

(3)三种过滤器理论的不同点

①早期选择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并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信息再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滤波器。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②中期选择模型重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 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

③晚期选择模型,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

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4. 为什么人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答案】推理错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气氛效应

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 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

(2)换位理论

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3)心理模型理论

约翰逊一莱尔德等人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4)条件推理中的证实倾向

在命题检验中,常见的偏差是人表现出强烈的证实倾向,即极力去证实命题是真,而很少尝试证命题为伪。不管一个规则或命题得到多少次肯定,它都不能被普遍认为是真的,仅仅一个矛盾的例子就可以将它否定。在命题检验过程中,人们往往偏离逻辑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寻求肯定的倾向,很少作出否定的尝试。

5. 记录眼动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人类眼球的运动,简称眼动,通过眼动可使物像在视网膜上处于最佳位置。记录眼动的方法有:

(1)电流记录法(EOG )

眼球运动可以产生生物电现象。电位的变化由置于皮肤相应位置的电极导入放大器,并通过示波器或记录器显示出来。眼动与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记录结果,可以了解读者的眼动情况。

(2)光学记录法

①角膜反光法

在眼球运动过中,角膜对来自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角度也是变化的,通过记录角膜反光来分析读者的眼动。

②虹膜——巩膜反射法

巩膜比虹膜能够反射更多的外界入射光,被反射的光线通过红外探测器来监测,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读者垂直方向的眼动和水平方向眼动。

③普金野图像法

普金野图像是由眼睛的若干光学界而反射所形成的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运动的距离可以精确地测量眼球的运动。

6. 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有哪些应用?

【答案】ERP 即事件相关电位,指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是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因变量。ERP 技术在注意领域内的应用有:

(1)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注意分散任务是一种使各种刺激竞争注意资源,从而使注意发生分散的任务。研究表明,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 在P200到P300的振幅。这意味着大振幅事件相关电位的P200成分与注意分散任务有关。

(2)不随意注意的研究。朝向反应是不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指由新异的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一些研究者通过对ERP 的研究发现,一个常出现在大脑额区或额中央区的ERP 成分—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密切相关。

(3)有关早期选择理论的研究。电生理学测量对于寻找选择位点是很方便的,因为它提供了对刺激和反应之间加工过程的连续测量,研究者可以准确判断受注意和不受注意的刺激所对应的ERP 在什么阶段开始产生差异。ERP 实验的发现为早期选择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