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804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临界等费用线
【答案】临界等费用线是指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2. 基础性产业
【答案】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社会性基础产业。
3. 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4. 区位主体
【答案】区位主体是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5. 中心地
【答案】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6. 区位因子
【答案】区位因子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可以将其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7. 地方化(本土化)
【答案】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
(1)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2)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 农村工业化
【答案】农村工业化是位于农区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9. 朝阳产业
【答案】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技术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的产业。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10.产品周期理论
【答案】产品周期理论是由弗农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的一种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他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二、简答题
11.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案】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
(1)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3)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12.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 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答案】(1)韦伯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有:
①己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己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 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2)韦伯区位理论分析的区位因素的影响有:
①一般因子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②特殊因子
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③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为集聚因子。与此相反,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则为分散因子。集聚、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1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在哪些方面?
【答案】当前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当今人们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已从20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来。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加强了全球与地方的联系。全球化可使每个局部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分工的优势。每个区域在全球化中做出可以做的贡献,同时获取可以获取的回报份额(即从其他区域得到好处)。然而实践上,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由于国际性组织、跨国公司、国家、区域的介入,而变得十分复杂和难以度量。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且各地经济发展地理背景具有巨大差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己有20余年,但政治体制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全国平均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但各地差异又十分明显。所有这些共同作用,带来了特殊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14.何谓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由于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优于区域中的其他地方,投资的收益率高,发展的机会多,因此,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形成了极核式空间结构。
15.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答案】布鲁克菲尔德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