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阅读理解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答案】B

2. 青少年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成熟为其心理发展趋向成熟奠定了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已能进行( )。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发散思维

【答案】C

3. 阿特金森认为,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相等的情况下,无论期望概率大小,成就动机总为( )。

A.0

B.0.5

C.0.84

D.1

【答案】A

4.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表象直观

【答案】A

5.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过程

C. 教学事项

D. 教学方法

【答案】C

6. 规则发现学习的内部条件是( )。

A.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学生的认知结构

C. 学生的认知策略

D. 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

【答案】D

7. 托尔曼认为,所谓动物行为的预期的证实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一种(

A. 中介变量

B. 外在力量

C. 内在的强化

D 外部的奖励

【答案】C

8.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

A. 集中与分散练习

B. 整体与部分练习

C. 模拟与实际练习

D. 过分与适度练习

【答案】B

9.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 水下击靶实验

B. 幼儿取糖果实验

C. 小鸡啄米实验

D. 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

【答案】D

10.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 )

D. 道德观

【答案】B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记忆? 记忆有哪些类型?

【答案】(1)记忆的概念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记忆包括“记”与“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 “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2)记忆的类型

(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①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着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②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情景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切。

③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等。语义记忆为人类所特有的,语义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学生在教学领域中所要运用的记忆主要是语义记忆。

④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经久不忘的。它常常成为人们当前活动的动力,推动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或者某些行为,而回避某些对他们有害的事情。

⑤运动记忆:也称为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的记忆相比,识记比较困难,但是一经记住,则比较容易保持、恢复而不易遗忘。人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离不开动作记忆,各种生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都要依靠动作记忆。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人短时记忆; 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消失。但是,如果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人长时记忆系统。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