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917西方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答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新古典模型的典型代表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 、α和β为三个参数,0<α, β

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与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2. 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3. 可变成本

【答案】可变成本指在短期内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成本,是与不变成本相对应的概念。可变成本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厂商没有生产时,可变成本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这一过程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开始时产量增加,可变成本的增加幅度可能较大,因为各生产要素组合不一定有效率; 随着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得到发挥,可变成本增加幅度变缓; 最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会使它增加较快。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了厂商的总成本,不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可变成本是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因此可变成本的增长量与总成本的增加量相等,它们的增长率也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

可变成本可以帮助厂商决定在短期内是否继续生产,因为不变成本对于厂商来说是不能改变

的,而可变成本则不同,它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厂商停止生产,不能节省不变成本,却可以节省可变成本。因此,厂商如果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那么生产就是值得的; 如果生产的结果不能收回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只有在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之后有余额,才能够补偿不变成本。

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答案】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5. 生产函数

【答案】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定X 1, X 2, …、X n 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 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若以L 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K 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规模经济是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不经济是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规模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小于产量增加的倍数; 规模不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大于产量增加的倍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改变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也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包括了规模报酬变化的特殊情况。

(1)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在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专业分工细化、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从而使得规模扩大带来成本的减少,产生规模经济。

(2)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产生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所以信息传递费用增加,导致信息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会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

7. 每逢春节来临,一些新鲜蔬菜的价格就会有所上升,譬如蒜苗、西红柿、黄瓜、豆角等。试利用供求曲线图说明其原因。

【答案】在图中,新鲜蔬菜原有的需求曲线D 1和供给曲线S 1相交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1和Q 1。

蔬菜价格上涨的供求分析

每逢春节来临从需求的角度讲,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比较高档的新鲜蔬菜,这种需求数量的增加发生在新鲜蔬菜的任何价格水平。在图中,这种新鲜蔬菜需求的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由原来的D 1右移到D 2。

从供给的角度讲,春节时处冬季,冬季的新鲜蔬菜基本产自种植大棚。相对于蔬菜的大田种植,蔬菜的大棚生产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成本高; 二是产量非常有限。这两个因素均导致新鲜蔬菜的供给数量大幅度减少。类似地,这种供给数量的减少也发生在新鲜蔬菜的任何价格水平。在

图中,这种新鲜蔬菜供给的减少表现为新鲜蔬菜的供给曲线以较大的幅度由原来的S 1左移到S 2。

综合以上供求两方面的分析,很显然,在春节期间,在新鲜蔬菜的需求有所增加和供给大幅减少的双重作用下,新鲜蔬菜的市场价格上升了。在图中表现为新鲜蔬菜的均衡价格由原来的P 1上升为春节期间的P 2,而均衡数量由原来的Q 1减少为春节期间的Q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