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实验目的: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彻底阐明其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显示,运动可以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心肌功能;同时发现有氧运动及有氧间歇运动均可保护缺血心肌,而有氧间歇运动治疗其他疾病的效果均优于有氧运动;那么,对于心肌梗死后的恢复期,间歇运动的治疗是否也更为有效,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实验主要观察有氧运动及有氧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流动力学、心肌Bax、Bcl-2、Caspase -3表达的作用,为心梗后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及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SD 雄性大鼠40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体重200 g -220g。分两天对大鼠进行冠脉结扎手术(采用心脏左前降支结扎,分完全结扎和开胸不结扎两种,即心梗和假心梗手术),随后分为以下四组:
1.假心梗手术组(10只)。
2.心梗组+安静组(10只)。
3.心梗+有氧运动组(10只)。
4.心梗+有氧间歇运动组(10只)。
动物手术恢复一周后进行下列训练:参照Kemi OJ[1]设计的运动方案。
1.有氧训练方案:
(1)动物跑台运动速度为15m/min,对大鼠进行适应运动10分钟;
(2)动物跑台运动速度增至为20m/min,持续运动50分钟。大鼠运动1小时/天,5次/周,共计8周。?
2.有氧间歇训练方案简称间歇训练:
(1)动物跑台运动速度为15m/min,对大鼠进行10分钟热身;然后进行有氧间歇训练;
(2)有氧大强度间歇训练每次4分钟(速度为22 m/min),有氧小强度间歇训练3分钟(速度为18 m/min);
(3)一次训练历经7个间歇,动物恢复时间1分钟。大鼠运动1小时/天,5次/周,共计8周。
在末次跑台训练结束后次日进行检测: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LVSP、LVEDP、+dp/dtmax、-dp/dtmax四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Bax、Bcl-2、Caspase-3表达变化。
研究结果:
1.8周的有氧训练和有氧间歇训练均可显著降低心梗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其中有氧间歇训练比有氧训练心肌梗死面积的降低更为明显。
2.8周的有氧训练和有氧间歇训练均能有效维持大鼠体重,维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抑制左室内压降低,减少左室等容期压力变化的最大速率(±dp/dt max)的降低,其中间歇训练比有氧训练效果更佳。
3.8周有氧训练和有氧间歇训练均可促进心梗边缘区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显著下降,同时有氧间歇训练Bax的表达要显著低于有氧训练Bax的表达。
4.8周有氧训练和有氧间歇训练均可促进心梗边缘区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显著上升,同时有氧间歇训练Bcl-2的表达要显著高于有氧训练Bcl-2的表达。
5.8周有氧训练和有氧间歇训练均可促进心梗边缘区最终执行凋亡的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下降,同时间歇有氧训练Caspase-3的表达要显著低于有氧训练Caspase-3的表达。提示两种训练方均可减低心肌细胞的凋亡,而间歇运动的效果更为明显。
结论: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8周的有氧运动以及有氧间歇训练均可降低心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功能保护心肌,而有氧间歇运动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和有氧间歇运动进一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关键词:有氧间歇训练;有氧训练;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