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评论写作之新闻评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2.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3. 微型评论
【答案】微型评论即新闻性的署名小言论,是新闻改革中从评论体裁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一般都发表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辟有类似专栏)。这种评论往往以新闻为由,因事抒感,就实论虚,言之有物,短而有味,一般三五百字,在报纸版面上是“豆腐块”、“火柴盒”,又称为袖珍评论。
4. 电视专题评论
【答案】电视专题评论,又称电视评论片,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5. 总论点
【答案】总论点是指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红线。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一般总有一个总论点,也可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或通常所指的主题。
6. 录音评论
【答案】录音评论是以实况音响为论据的各种广播评论的总称。伴随客观事物发生的实况音响,只要具备证明或说明论点的素质,都可能成为广播评论的论据。其中用于表现事实的音响,
属于事实性论据; 用于表达采访对象对于事物看法的音响,属于观念性(理论性)论据。不过音响通常只是论据的一部分,只有与评论主体的解说或说明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采制录音评论,要求根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 恰当处理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桦卯相应。同时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的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电台或作者的立场、观点的论点混同起来。
7. 传媒核心竞争力
【答案】传媒核心竞争力是传媒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内化于组织中的独特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它能动态、有效地调动传媒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使其协调运行,从而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提升受众认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传媒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处理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指向,是提升受众的认知价值,通过更好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产品来获得受众认可,通过受众的认可达到最大传媒效能,通过传媒效能的发挥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
8. 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9. 经济漫谈专栏言论
【答案】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经济漫谈式的言论也曾一度活跃。
10.文中按语
【答案】文中按语,是指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二、简答题
11.论述电视评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
【答案】电视评论是多种传播符号综合运用的评论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如标题、字幕),图像符号(如画面、图片、资料、图表)和语言符号(如解说词、论述语言、同期声、音乐、背景
音响)。
(1)电视评论的画面
画面是指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在银幕、屏幕或感光材料上呈现的形象。电视评论的画面一般由现场画面、资料画面以及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等组成:
①现场画面
现场画面是指记者在采访现场摄录下来的有关环境状况、事物状态及人们动作、表情等真实情况的画面。它是电视评论各类画面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画面形式,也是最具现场感、真实性和表现力的画面语言。
②资料画面
资料画面是指为表现节目主题而选用的有关事物原因、背景和发展脉络的资料性画面,包括影视资料和图片。这些画面能够使节目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充节目的信息量,增强节目的可信性,使节目更有深度。
③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
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是指为节口主题及内容的需要,运用特技手法专门制作的表格、图形或活动影像。
(2)电视评论的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同期声是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同期声更具有现场感和表现力,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
(3)电视评论的屏幕文字电视评论的屏幕文字(即字幕)是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运用电子技术叠加在画面上的文字。标题是屏幕文字的特殊形式。作为电视评论的一种可视性因素,它具有以下几种作用:补允、说明; 提示、强调; 提炼、升华。
(4)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是对节日内容的补充性介绍及评价、分析与议论,具体表现为画外音和主持人(或记者)出镜点评。它使整个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集合体; 它还是编导者主体思想与个性风格的集中体现,电视评论的理论色彩和评析力度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它表现出来。
12.什么叫立意? 它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1)立意的含义
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换言之,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2)立意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
“意”是指文章中统摄“事”,即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是具体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立意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写作评论,难在立意,而立意力求有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