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综合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重量分析的一般误差来源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误差?

【答案】(1)重量分析一般误差来源是共沉淀和后沉淀现象。(2)减小误差的措施:①选择 适当的分析步驟;②选择合适的沉淀剂;③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④改善沉淀条件;⑤再沉淀等。

2.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答案】EDTA 是多元酸,Y 有多种存在型体。当M 与Y 反应时,会释放出

同时H+的

,另外在不同的酸度下,M 也会有副反应发生而最终使得存在套与Y 结合(即Y 发生络合反应)

M 与Y 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受到pH 的影响而不能进行准确的络合滴定。故络合反应一定要在一定的PH 缓冲溶液中进行。

3. 写出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案】

后的产物有

为参考水准。则得质子后的产物有,根据得失质子相等,得质子条件式为

4. 为什么一般来说电位滴定法的误差比直接电位法小?

【答案】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零电流条件下原电池的电动势,利用电池电动势与被测组分活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浓)度的方法。而电位滴定法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为基础的,因此在电位滴定法中溶液组成的变化、温度的微小波动、电位测量的准确度等对测量影响均较小。

5. 吸光光度法测定对显色反应有何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

【答案】(1)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2)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6. 在离子交换色谱操作中,怎样选择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1)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正电荷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负电荷选择阴离子交换树脂;

(2)对离子交换树脂强弱的选择:较强的酸性或碱性,选择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

第 2 页,共 26 页

失质子

(3)对离子交换树脂离子型的选择:根据分离的目的,弱酸或弱碱性树脂不使用H 型或OH 型。

二、计算题

7. 溶液中含有

,用0.020mol/L EDTA滴定,能否选择滴定

若加入能否准确

调节溶液的pH 为5.5,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mol/L EDTA滴定

滴定?终点误差为多少(假定终点总体积为100mL )?

【答案】⑴所以不能选择滴定(2)加入掩蔽剂后

发生络合效应:

从上式可知

为主要存在形式。

所以Y 共离子效应可以忽略。 Y 的酸效应: 在pH=5.5时,

已知二甲酚橙在pH=5.5时,

8. 测定氮肥中剩余的

的含量。称取试样1.6160g ,溶解后在250.0mL 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 ,

导入40.00mL

=0.1020mol/L

标准溶液吸收,

的含量。

NaOH 返滴定,消耗17.OOmL ,计算该氮肥中

计量点时,

第 3 页,共 26 页

Y 的共离子效应:

加入过量NaOH 溶液,将产生的

【答案】滴定过程涉及的反应有:

9 某年级进行数学期末考试,5个班的及格率分别为67.48%67.47%67.37%67.43%67.40%,、、、、.

计算及格率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答案】平均值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10.乙酰丙酮(L )与(III )的主要存在型体。

1

【答案】

分别为11.4, 10.7, 4.6,优势区域图如图

图 表

2

配合物的

分别为11.4, 22.1,26.7。请指出在下面不同pL 时Fe

11计算在pH=10.0和pH=7.0时的.

【答案】

已知:络合物的

,10.3,13.3 分别是5.2。

当pH=10.0时,

又pH=7.0时,

第 4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