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856管理学(A)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案】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管理活动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它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管理根本,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地并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努力工作。

具体讲,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员工是组织的主体—尊重人; ②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依靠人; 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发展人; 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为了人。

企业在运用人本原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心员工个人需要; ②让员工感到受重视; ③要注意增强员工的荣誉感; ④做好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

2.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3.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4. 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管理的下属的人数。确定管理幅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制宜,即依据所处的条件而定。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管理者和下属人员的技能和能力。下属人员的训练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 管理者就可以保持较大的管理幅度; ②所要完成的工作的特性。工作需要员工发挥创新性能力越强,则管理幅度越小; ③任务的相似性。其相似性越高,则管理幅度可加大; ④任务的复杂性。其复杂性越小,则管理幅度越大; ⑤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工作地点的相近性越大,则管理幅度越大; ⑥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则管理幅度越大; ⑦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 ⑧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⑨管理者偏好的管理风格等。

5. 组织的扁平结构

【答案】组织的扁平结构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人员而使团体组织紧凑而富有弹性的一种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型组织和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中,通过凝缩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1)扁平结构的优点主要有:①由于管理层次较少,同锥型结构比较起来,它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 ②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 ③管理费用少; ④主管人员与下属能够结成较大的集体,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⑤主管人员领导较多的下属,工作负担重,因而更乐于让下级享有更充分的职权,各自独当一面,这不仅能激发下级的干劲,因而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提高管理能力,从而为培养干部创造良好条件。

(2)扁平结构的缺点主要有:①领导人员的管理幅度大,负荷重,精力分散,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具体的领导; ②对领导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而且管理幅度越大,要求就越严格、越全面。当缺乏这样的干部时,只得配备副职从旁协作; ③主管人员与下属结成较大的集体,固然有利于承当复杂工作,但同时,随着集体规模的扩大,协调和取得一致意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的扁平化是当代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新趋势。

二、简答题

6. 机械式组织(meohanistio organization )和有机式组织(organio organization )之间有哪些差异? 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结构的选择?

【答案】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是从组织的灵活程度上对组织结构的一种分类。

(1)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机械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是一种刻板的严密控制的结构。其特征是:高度的专门化广泛的部门化、窄管理跨度、高度正规化、有限的信息沟通(大多是下行沟通)、基层员工很少参与决策。有机式组织(organicorganization )是一种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其特征是:跨职能、跨层级、信息自由流动、宽管理跨度、分权化、员工自主性高。如表所示:

表 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机械式的组织结构犹如高效率的机器,以规则条例、工作的标准化和同一模式的控制作为润滑剂。

这种组织设计试图将个性差异、人的判断及由此产生的模糊和不确定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性特征被认为是非效率的,只会带来不一致。虽然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纯粹的机械式组织,但绝大多数大型公司和政府机构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机械式结构特点。

与机械式组织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有机式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这是一种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而机械式组织则是僵硬、稳定的。因为不具有标准化的下作和规则条例,所以有机式组织具有灵活性,能根据需要迅速地作出调整。

(2)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变化,必须把权变的组织设计引入组织设计的思想中。对于采用哪种组织结构,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不同的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

②战略的影响。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一个阶段为数量扩大阶段,即许多组织开始建立时,往往只有一个单独的工厂,只是比较单一地执行制造或销售等职能。这个阶段的组织结构很简单,有的只有一个办公室。第二个阶段为地区开拓阶段,即组织随着向各地区开拓业务,为了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行业组织有机地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协调、标准化和专业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建立1种新的组织结构即职能部门。第三个阶段为纵向联合发展阶段,即在同一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他领域延伸扩展,如从专门销售服装用品的零售商店,扩大到销售各种用具和家具等等。这种发展战略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职能结构。第四个阶段为产品多样化阶段,这种战略的组织结构要考虑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评价和考核,考虑到对资源的分配以及部门的划分、协调等问题,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产品型组织结构。

③技术的影响。根据工作的多变性与可分析性两项维度标准,就可以将技术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常规型技术、工艺型技术、工程型技术、非常规型技术。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技术复杂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分工和作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决定着部门大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