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820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我国最旱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_______。

【答案】《尚书》

【解析】《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2.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___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馀”表示赞赏。

【答案】杨亿

【解析】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骄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的“雄文博学,笔力有徐”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 “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

【答案】陶渊明

【解析】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4. 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

【答案】闻歌始觉有人来

【解析】出自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未见人影只听到歌声。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5. 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

【答案】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出自屈原的《离骚》。这句话意思是虽然现实黑暗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遥远,但是,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6.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_____的五古《颖亭留别》。

【答案】元好问

【解析】元好问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七律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七律,功力深厚,意境沉郁。他的五言诗,浑融含蓄,如五古《颖亭留别》中“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二句,物我相融,意象平淡而韵味隽永,体现出元诗的另一种风格。

7. 《吴越春秋》和《_______》都是以描写东汉时期吴越争霸为线索的散文。

【答案】越绝书

【解析】成书于东汉的历史散文《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8. 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谭元春。

【答案】锤惺

【解析】竟陵派是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锤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9. 池塘生春草,_______。

【答案】园柳变鸣禽

【解析】出自《登池上楼》,谢灵运作,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受到宋新贵集团排挤而任永嘉太守之时。所以这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萦绕着进退维谷的忧郁和无可奈何的怅恨。

10.“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和_______。

【答案】《谷梁传》

【解析】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它们不是包含在《春秋》里,而是解释春秋的,其中《左传》被称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11.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_。

【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12.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_____》中。

【答案】淮南子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今存内二十一篇。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此书得以流传。

1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先秦历史散文_______。

【答案】《战国策》

【解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14.《淮南子》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刘安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或《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该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系统而详尽地总结,是研究黄老思想的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它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5.《人境庐诗草》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黄遵宪

【解析】《人境庐诗草》是清代黄遵宪的诗歌集,十一卷。收作者从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二十八年间写的诗648首。《人境庐诗草》集其毕生40年所撰600多首古今体诗,是中华民族在那个最屈辱时代的写照。黄遵宪为著名诗人,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所作形式多变化,熔铸新用词汇,描写亲历和耳闻的重大历史事件,有“诗史”之称。

二、简答题

16.简述《诗经》六义的含义。

【答案】六义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源于《周礼》中的一段话。《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称作“六义”。“风、雅、颂”是《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三类; “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于法。

(1)风、雅、颂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