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2. 萧友梅

【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3.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4.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5. 《百鸟朝凤》

【答案】我国民间优秀唢呐曲之一,主要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细腻地模拟各种鸟禽的啼嗽,神态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同地区或不同民间音乐家的演奏,又使乐曲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和个性色彩。最著名的《百鸟朝凤》版本流传于鲁西南地区,是由任同样演奏、陈家齐整理的乐谱。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抒情而富于歌唱性,速度由中板转快; 第二部分,乐曲的主体,

形象地、生动地模拟各种飞禽啼鸣; 第三部分,热烈欢快的尾声。

6. 牧童短笛

【答案】《牧童短笛》是贺绿汀的一首钢琴曲,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只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得头奖。

二、选择题

7.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的获奖影片《渔光曲》的同名主题歌是由( )作曲的。

A. 贺绿汀

B. 任光

C. 聂耳

D. 刘雪庵

【答案】B

【解析】《渔光曲》由安娥词,任光曲,作于1934年,是同年上映的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质朴真实的歌词的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描绘了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三段结构,各段音调虽有变化,但由于统一的节奏型,相同的引子和间奏,使音乐成为一个整体。

8. 《码头工人》是聂耳作曲、田汉编剧的独幕歌剧( )中的歌曲。

A. 《扬子江暴风雨》

B. 《洪波曲》

C. 《军民进行曲》

D. 《大地之歌》

【答案】A

【解析】《码头下人》是由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一首歌曲。歌曲采用回旋曲式。主题取材于长江码头杠棒慢步号子,表现出工人沉重的劳动,又暗示着他们心中蕴藏的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四个插部曲调都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主题第四次再现后,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呼喊和号召,如同内心的愤怒和的反抗力量的迸发,是全曲的高潮。

9. 萧友梅以( )一文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

A. 《中国古代乐器考》

B. 《论中国古典歌剧》

C. 《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

D. 《乐话》

【答案】A

【解析】萧友梅,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十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B 项,王光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C 项,黄自的《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于1929年发表在《乐艺》季刊上。D 项,《乐话》是青主的音乐美学代表著作。

10.富有激情、质朴刚健的京剧“麒派”唱腔的代表人物是( )。

A. 程砚秋

B. 周信芳

C. 梅兰芳

D. 尚小云

【答案】B

【解析】麒派是由一代宗师周信芳创建的,是我国南派老生的重要流派,京剧界常有“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和“南麟北马”之谓。

11.歌曲《在太行山上》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桂涛声,贺绿汀

B. 吕骥,冼星海

C. 桂涛声,冼星海

D. 吕骥,麦新

【答案】C

【解析】《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进行曲风格上现实的战斗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该曲为复二部曲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属小调色彩。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第二部分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没在高山密林、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此部分的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随着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小调上,前后呼应、完整统一。

12.抗战歌曲《嘉陵江上》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端木蔚良,贺绿汀

B. 贺绿汀,端木蕻良

C. 潘国渠,冼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