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吕骥

【答案】吕骥是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活动家。1932年正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任职于鲁迅艺术学院。建国后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2.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3. 陈田鹤

【答案】陈田鹤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作风格朴实,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其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4.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5. 黄自

【答案】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

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 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6.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二、选择题

7. 在国际红十字会救济总署组织的“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中,( )的民族乐器表演在美国产生强烈影响,被美国报纸称为“第一个上美国电视台的中国人”。

A. 朱英

B. 卫仲乐

C. 华彦钧

D. 刘天华

【答案】B

【解析】1938年秋,国际红十字会救济总署为筹集难民救济基金,组织“中国文化剧团”赴美演出,特邀卫仲乐同行他在剧院、大中学校以及艺术交流场所举办百余场国乐演奏会。他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演奏技术极大地震惊了美国乐坛。纽约的音乐评论界,将他与当时号称世界小提琴之王的克莱斯勒相媲美,誉之为“琵琶上的克莱斯勒”。纽约电视台慕名邀请卫仲乐上电视台演奏古琴,向美国观众介绍古老神秘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国报纸称他是“第一个上美国电视台的中国人”。这是我国民族音乐出国演出首次获得成功,影响至巨,传至于今。

8. 作有钢器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

A. 贺绿汀

B. 丁善德

C. 冼星海

D. 杜鸣心

【答案】A

【解析】贺绿汀,中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

9. 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音乐讲习会是由( )发起组织的。

A. 曾志忞

B. 李叔同

C. 沈心工

D. 高寿田

【答案】C

【解析】沈心工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音乐讲习会”。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家。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 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10.下列哪首曲目不属于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 )。

A. 《欢乐歌》

B. 《柳青娘》

C. 《三六》

D. 《行街》

【答案】B

【解析】江南八大名曲是汪南丝竹八大著名乐曲。计有《云庆》、《熏风曲》、《欢乐曲》、《三六》(又名《梅花三弄》)、《慢三六》、《行街》、《慢行街》、《四合如意》(又名《桥》)。B 项,《柳青娘》是潮州古曲,分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三首不同调式曲子。

11.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位突破了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的作曲家是( )。

A. 萧友梅

B. 黄自

C. 赵元任

D. 黎锦晖

【答案】A

【解析】萧友梅的歌曲创作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方式,广泛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并配有钢琴伴奏,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国耻》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抗日爱国歌曲,代表作品还有声乐作品《问》、《国民革命歌》、《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四部合唱《春江花月夜》; 钢琴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等。

12.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是( )。

A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