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S1405015产业经济与组织之国际贸易理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贸易制裁
【答案】贸易制裁是指用来为政治目的服务,作为对别国的政治或经济政策进行报复手段的国际贸易政策。最典型的做法是通过进出口抵制和商品禁运等实行贸易制裁。贸易制裁的目标是通过削减进出口造成被制裁国经济上的损失从而迫其作出某种改变。贸易制裁有时也用作经济目的。从经济角度来说,贸易制裁的结果是双方都损失,损失大小则取决于哪一方的贸易供给或需求更无弹性。弹性越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越高,就越容易受到损害。
2. 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厂商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这一概念由规模经济所延伸出来,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如汽车、飞机、钢铁、电脑软件行业等。
3.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4. H-0模型
,是指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答案】H-0模型(即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的一个贸易模型。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H-0模型的主要结论是:①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②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此可见,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中,决定两国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成本方面
的比较优势,而这一比较优势是由要素配置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的。
5. 对外开放
【答案】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6. 古典贸易模型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其关键假设都为: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
;不考虑需求。 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
不同的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而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7. 资本充裕
【答案】资本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资本相对雄厚,其在生产要素储
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来衡量。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二、思考题
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
【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使中国的贸易量扩大,中国会扩大对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一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使一国相对充裕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一一劳动力的收益是增加的,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会増加,所以失业应该不会増加,从而也不会因此造成工资的下降。
10.假设下表是中国20英寸电视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
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
(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
(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
(3)对该产业承诺
贴时,世界市场价格为的退税; 的补贴; 的退税,即政府给予出口间接补贴。在没有补在这一价格美元的保护价。 对电视机给予退税后,商品的实际价格变为【答案】(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
下,生产者愿意扩大生产增加出口。
设立需求和供给方程,由表中所给数据,可确定需求、供给方程:
在P=5OO时,供给S=120。当给予退税后,在新价格下,厂商供给
加了10单位。
(2)如果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
(3)如果对该产业承诺
加10个单位。
三种鼓励出口的政策比较如下: =130.此时,产量增的补贴,与(1)类似,产量将増加10个单位。 产量同样将增美元的保护价,那么
①出口退税的结构为:国内价格上涨,出口工业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量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政府补贴损失弥补不了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整个社会有净损失。
②生产补贴没有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未使本国消费者受到损失,整个社会的净损失比出口退税产生的净损失小。
③价格支持由于国内价格固定,政府的补贴随着世界市场价格的跌涨而增减,同样造成消费者受到损失,其损失幅度收世界市场价格影响。世界市场价格与保证价格相差越大,损失越大。
综上所述,三种政策都使得本国电视机产量增加了10个单位,对本国生产厂商的影响相同。但是由于三种政策对本国的价格影响不同,所以对消费者乃至对全社会的福利影响不同。生产补贴下价格不变,对全社会的福利影响最小;出口退税和保护价使国内价格上升到600, 所以使社会福利损失大于生产补贴。所以如果政府在培育本国电视机产业的同时要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话,可以考虑使用生产补贴的。
另一方面,注意到生产补贴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最大,如果政府促进产业的同时要兼顾政府财政预算,则也可以考虑出口退税和采用保护价这两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