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例分析和用药实践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女性,29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10个月,加重伴发热1日”来诊。1年前因右侧输尿管结石,行体外碎石术治疗,每次发作时给予“头孢菌素”口服或静脉治疗约5日,可好转。查体:体温38.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8;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诊断:急性肾盂肾炎。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准,关于尿细菌培养,叙述正确的是()

A . 可采用清洁中段尿、导尿及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其中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
B .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6/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路感染
C .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D .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E . 近7日内使用过抗菌药物、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等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F . 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等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知识基础的基本构成是()等学科的效应和现象。 物理。 化学。 几何。 代数。 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 HbsAg。 抗-HBs。 HbeAg。 HBCAg。 抗-HBC。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最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断离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肾切除术。 输尿管狭窄切开成形术。 肾盂瓣成形术。 Y-V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为发挥工具酶的催化效能,形成最佳的酶试剂配方,必须确切地掌握() 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酶的分子量、等电点、Km。 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 酶的辅助因子。 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半年,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淋巴清扫术。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泌尿系B超提示双肾积水。积水进行性加重,目前为重度积水,查血肌酐为455μmol/L。泌尿系B超残余尿230ml,最大尿流率为8.5ml/s,尿量180ml。患者双肾积水最可能的原因是()。 手术中留置尿管,造成尿道损伤,导致尿道狭窄。 手术损伤双侧输尿管下段,造成输尿管狭窄。 手术损伤盆腔神经丛,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有糖尿病,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术中剥离广泛,损伤膀胱血供,导致膀胱功能障碍。 术后疼痛,导致不敢排尿。

患者女性,29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10个月,加重伴发热1日”来诊。1年前因右侧输尿管结石,行体外碎石术治疗,每次发作时给予“头孢菌素”口服或静脉治疗约5日,可好转。查体:体温38.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8;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诊断:急性肾盂肾炎。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准,关于尿细菌培养,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