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652药学基础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溶源现象

【答案】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DNA 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2. 模式微生物。

【答案】模式微生物是指被人们用来当作模式或者说当作典型来研究的微生物菌株。如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

3.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

【答案】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细菌。细菌呈球形细胞,阔度普遍有0.1〜0.3毫米,但有些大至0.75毫米。

4. 补体。

【答案】补体是指只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

5. 细胞毒T 细胞

【答案】细胞毒T 细胞,又称杀伤性T 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它能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6. 细胞器。

【答案】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一般有膜包裹。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

7. 假根。

【答案】假根是指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连接处下方生长出须的根状菌丝,它们深入基质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

8. 多联多价疫苗。

【答案】多联多价疫苗是多种减毒活疫苗制成的混合疫苗。

9. 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

【答案】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是在某些专性厌氧和兼性厌氧菌(包括化能异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和某些真菌)中发现,其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

10.曲。

热和微生物的生长。

11.人工被动免疫。

【答案】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12.总需氧量(TOD )。

【答案】总需氧量(TOD )是指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高温下燃烧变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需的氧量。

【答案】曲是指一类由麸皮等疏松的固态养料经接种和发酵而成的活菌制剂,有利于通气散

二、简答题

13.利用完全混和曝气法和生物转盘法处理污水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案】完全混合曝气法即表面加速曝气法,它是将污水与一定量的回流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在通气翼轮的不断充气、搅拌下,与池内的已处理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的稀释,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毒物被污泥中的好氧性微生物区系所降解、氧化或吸附,而微生物群体则得到了充分的繁殖。经一定时间后,通过溢流而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故活性污泥重新沉入池底,除取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新流入污水的“菌种”外,多余部分一般作厌氧消化处理,

以进一步降低其值。

整个过程及其装置的基本原理如下图:

生物转盘法是一种由许多质地轻、耐腐蚀的塑料等圆板作平行和等距离的紧密排列,其圆心由一根横轴相串联而成。每片圆盘的下半部都浸没在盛有污水的半圆柱形横槽中,而上半部则敞露在空气中,整串圆盘借电动机而缓缓转动。在生物转盘的开始阶段,需要让其表面着生一层生

物膜,称为“挂膜”。待生物膜形成后,随盘片不停地旋转,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生物膜吸附、充氧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不断得到净化。盘片上过多生长且老化的生物膜,会随着圆盘的旋转而使污水对其产生剪切力,从而促使老膜剥落,随即又在盘上形成新的生物膜。如下图:

图 生物转盘法的基本装置

14.简述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

【答案】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是:

(1)菌体为丝状体,营养细胞为绿色,藻丝不扭曲。

(2)该菌有异型胞,异型胞间生,无色透明,两端有极点。

(3)厚壁孢子无色、大、两端无极点„

15.简述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答案】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是1956年

物病毒重建实验。

(1)步骤:

①由TMV-RNA 与HRV-衣壳重建后的杂合病毒去感染烟草时烟叶上出现是典型的TMV 病斑;

②再从中分离出来的新病毒也是未带任何HRV 痕迹的典型TMV 病毒;

③反之,用HRV-RNA 与TMV-衣壳进行重建时,也可得相同的结论。

(2)结论:在RNA 病毒中,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核算,只不过是RNA 罢了。

16.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

【答案】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比较如下表:

表 用含RNA 的烟草花叶病毒进行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