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8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5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4 2018年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665设计史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30

一、名词解释

1. 过渡高科技风格

【答案】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的一种表现,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充满了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和困惑,是庞克文化、霓虹灯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是少批量生产针对个人的、艺术式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杰拉尔德. 库别斯设计的桌子。朗. 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混合。盖塔诺. 别斯设计的桌子“桑索尼杜”等。

2. 汉斯·华格纳

【答案】确立战后丹麦设计国际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主要设计手法是从古代传统设计中吸取灵感,并净化其己有形式,进而发展自己的构思。他设计的椅子,椅背大多采用一排扇状的细杆组成,扶手部分自然弯曲,在体量和视觉上都显得轻快优雅,其使用的自然材质和高雅的格调体现了一代大师的极高造诣。他1944年设计的“中国椅子”,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艺术品味极高,是西方设计师模仿中国家具设计最杰出的例子之一。

3. 折衷主义建筑

【答案】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指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称“集仿主义”。社会发展,交通便利,考古学进展,出版事业发达,摄影技术的发明,是折衷主义建筑出现的因素。十九世纪中叶,折衷主义建筑以法国最典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美国最突出。总体上,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

4. 米斯·凡德罗

【答案】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设计思想是“少即是多”,“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 “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而丰富的效果和最大的使用空问。代表著作有《两座摩天大楼》、《建筑与时代》、《建筑方法的工业化》等。代表设计有赖赫住宅、美国伊利诺斯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西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5. 阿尔瓦·阿图

【答案】20-30年代芬兰最有影响的设计界人物。他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作品具有轻松感、流畅感、剧烈、耐性。

最大贡献在于对包豪斯、国际主义风格的人情化改良和人文主义原则,他强调建筑应该具有真正的人情味。代表作有1931年设计的扶手椅,1936年设计的木茶几,I937年设计的玻璃花瓶等。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还是新建筑运动的大师级人物,其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史上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他的设计对英、美等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6. 减少主义风格

【答案】20世纪80年代兴盛的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主要受到密斯. 凡德罗的影响,是其“少则多”思想的极端发挥。产品造型设计粗壮有力、造型少,但却注意简单几何造型的典雅,已达到简洁而又丰富的效果。是一种加尔文式的简单到无以复加的设计方式。比较重要的减少主义集团是“宙斯设计集团”。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菲利普·斯塔克,其主要作品有水果榨汁器,“普拉发尔”椅子等。

7.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答案】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艺术浪潮。一批激进的设计师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展开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三人设计组1969年设计的“充气”沙发被认为是反主流设计的典型代表。反主流设计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很快消退。

8. 包豪斯

【答案】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大工业的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代表教师有约翰·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等。1933年被迫关闭。但是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二、简答题

9. 简述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答案】(1)比利时进入新艺术运动以后逐渐成为欧洲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比利时的设计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要求艺术与设计为广大民众服务。

(2)从设计上看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和法国风格近似,观念吻合。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把理想主义、功能主义的理想与设计革命结合起来,因之提出了“人民的艺术”之口号。(为大众设计,从消费者使用出发进行设计),从意识形态上说,他们是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从设计形态上来看,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法国的运动风格非常相似,都希望能够以手工艺的方式,来挽救衰落的设计水平,他们也主张采用自然主义的装饰构思,特别是曲线式的花

草枝蔓来达到浪漫的设计装饰效果,他们的设计也受到日本的传统设计很大的影响。

10.简述包豪斯时期的格罗佩斯与战前的格罗佩斯设计思想的转变。

【答案】(1)格罗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己经有过非常戏剧化的思想变化:战前他迷恋机械,认为机械式能够为人类造福的,具有类似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立场,这种迷恋在战后消失。他是一个具有强烈和鲜明左倾思想、具有社会主义立场的新人。他认为德国只有通过急剧的、激烈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才可能找到前途。他开始放弃大工业化的膜拜立场,转而希望倡导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兄弟行会精神,提倡中世纪行会的工作方式,经常以设计建筑家、工匠同心协力建筑教堂的方式来提倡团体精神,通过教育来对学生灌输这种想法。

(2)早期的包豪斯强调手工业方式,而不是大规模机械生产; 力图建立一个小公社,建立一个微型的理想国; 雇佣大批具有鸟托邦思想的艺术家担任教员; 教学集中于强化学生个人思想和创造。这些改革,从表面上看是教学上的改革,实际上是格罗佩斯本人对于社会改革的实验,在于他对机械迷信的幻火之后的理想主义探索,他的目的在于改变德国的历史,而不仅仅是教学本身。包豪斯早期的目的是社会的、乌托邦的,而不仅仅是设计的。

11.简述包豪斯校舍的特点。

【答案】包豪斯校舍的设计有下述特点:

①校舍的形体和空间布局自由,按功能分区,又按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是一个多方向、多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为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②按各部分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不同的形象。实验工厂是一大通间。外墙采用成片的、贯通三层的玻璃幕墙。教室楼也是框架结构。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承重砖墙的混合结构。食堂兼礼堂是集体使用的大空间,外形开朗。屋顶全是平顶。全部铸铁落水管隐藏在墙内,外形整洁。

③在造型上采取不对称构图和对比统一的手法。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由于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和前后高低错落有致,实墙和透明的玻璃虚实相衬,白粉墙和深色窗框黑白分明,垂直向的墙面或窗和水平向带形窗、阳台、雨篷比例适度,显得生动活泼。

1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答案】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新艺术运动同样具有以下特点:

(1)都反对矫饰过多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其他过分装饰的风格;

(2)都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3)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4)都受东方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

但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提出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