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动员型
【答案】政治动员型是指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该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在那里,政府及其核心决策者具有超强的权威,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权力精英的“内输入”现象相对明显。
2. 政策科学
【答案】政策科学指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学者叶海卡·德罗尔认为,政策科学应包括基本政策、元政策、政策分析、实现战略等内容。美国学者克朗根据德罗尔的构想,认为从方法论角度看,政策科学应包括五个基本范畴: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评估、政策科学的进展。因此政策科学是一门学科,它超越了一切传统的科学观念,为人类面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了崭新的工具和方法。
3. 公共政策环境
【答案】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因素皆可归为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可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两类。公共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工作环境是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即一般环境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依赖公共政策主体对其加以观察、识别、理解和寻找。
4.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
关注。
5.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⑤具有手段性的特点。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权力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养成社会成员权威人格和权利人格,从而形成思想文化的政治认同和道德权利的途径。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
二、简答题
6. 简述拟订备选方案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答案】从理论上看,拟定备择方案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所拟定的全部备择方案应该尽可能地把所有方案都能包括进去,因为有时遗漏的方案正是追求的最佳方案或满意方案。
(2)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必须互相排斥。如方案甲的行动或措施全部包括方案乙中,则甲方案不能称为独立方案。
(3)政府行为具有面广、联系多、层次复杂等特点,拟定方案必须考虑诸多因素。拟定方案本身也是个动态过程,也可以分为若干步骤。它基本上由设想、分析、初选、评定、淘汰等等环节组成。人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阶段:大胆寻找和精心设计阶段。大胆寻找阶段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是制定方案的关键一步; 精心设计阶段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坚毅的精神。因为这不仅需要反复的计算,严格的论证和细致的推敲,还需要经得起怀疑者和反对者的挑剔。
7.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
【答案】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调节作用与控制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1)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现实社会里存在着追求各种不同利益的群体。他们中有些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有些人的利益则不一致。有些人在一定时期内,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其他时期内又会不一致。
(2)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对中央政策而言,那些宏观调控政策,如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等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环境的保护,都直接起到了调控作用; 同时,它们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间接调控作用,政府制定政策去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混淆了两种调控方式的区别,使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许多消极作用。
(3)政府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因为政府目标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政策要围绕政府目标的侧重点,鲜明地倾向于政府工作的某一方面,即政府在满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优先对某一领域,以及相应的某一此利益群体施加保护或者采取促进性措施,使之得到充分发展,而这此措施往往是倾斜政策的重要内容。
(4)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消极的调控作用又称负调控功能。这种消极作用,往往是因强调一种倾向而掩盖了另一种倾向所致。比如,强调扩大地方自主权的“分灶吃饭”政策实施后,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8. 简述政策德尔菲法的主要步骤。
【答案】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反复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德尔菲法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默(Helmer )和戈登(Gordon )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用这种方法进行定性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政策德菲尔法主要有以下步骤:
(1)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一份初始调查表,收集参与者对于某一话题的观点; (注:德尔菲法中的调查表与通常的调查表有所不同,通常的调查表只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而德尔菲法的调查表不仅提出问题,还兼有向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责任,它是团队成员交流思想的工具。)
(2)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二份调查表(列有其他人意见),要求其根据几个具体标准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估;
(3)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三份调查表(列有第二份调查表提供的评价结果、平均评价、所有共识),要求其修改自己原先的观点或评价;
(4)总结出第四份调查表(包括所有评价、共识和遗留问题),由组织者对其综合处理。 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团队沟通可以避免群体决策的一些可能缺点,声音最大或地位最高的人没有机会控制群体意志,因为甸个人的观点都会被收集。另外,管理者可以保证在征集意见以便作出决策时,没有忽视重要观点。
9. 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虽与系统分析有密切联系,但它是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价的分析,因而与一般的技术分析不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
(1)政策问题
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完好地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不同于解决一般的技术问题。政策问题,作为分析中的独立基本要素十分复杂。问题的性质决定了相关政策形成过程的性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