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24综合化学之分析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离干扰
【答案】由于原子的电离而引起的干扰效应称为电离干扰。它使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减少,测定结果偏低。消除办法:加入消电离剂(碱金属元素,如KC1)。
2. 混晶共沉淀
【答案】由于被吸附的杂质与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或相同的电荷和离子半径,杂质离子可进入晶格排列引起的共沉淀称为混晶共沉淀。减少或消除混晶共沉淀的方法是在沉淀时加入沉淀剂的速度要慢,沉淀要进行陈化。
3. 残余液接电位
【答案】在两次测量法中,饱和甘汞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中与浸入待测溶液中所产生的液接电位不可能完全相等,两者的差值称为残余液接电位。
4. 特征浓度
【答案】能产生1°乂光吸收(吸光度值为0.0044
)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特征浓度。计算公式
:
5.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答案】从原子吸收光谱中只要找到某一元素2〜3条称为灵敏线或最后线的存在,便可以确定该试样中某一元素存在。
6. 劳伦兹变宽
【答案】劳伦兹变宽是指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等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随着原子区内气体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増大。
称为
二、简答题
7. 简述三种测定珍珠粉中钙含量的基本原理。
【答案】(1)配合滴定法:在pH=l.2时,采用钙指示剂,用EDTA 滴定钙,测定钙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
将钙转化为此测定钙含量。
第 2 页,共 37 页
再将溶解. ,用
标准溶液滴定由
(3)质量分析法::
将钙沉淀为过滤、•洗净、干燥后称重。
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
8. 设计用络合滴定法在pH5〜6, 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测定的方法,要求:
(1)列出测定步骤或流程图,同时标明使用的滴定剂,掩蔽剂的名称; (2)样品质量为mg ,
摩尔质量用算公式。
已知
【答案】(1)流程图为:
Z )rA
标准溶液过量的£
用
标准溶液滴定K 剩余),消耗
对二甲酚橙有封闭作用。
表示,列出计算
质量分数的计
用标准溶液滴定F (置换),消
耗加入过量的苦杏仁酸掩
蔽
(2
)设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9. 叙述在重量分析中一般使用的单元操作,指明每项操作的目的。
【答案】(1)向被测组分溶液中滴加适当的沉淀剂,目的使被测组分变成沉淀;(2)过滤的目的是把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洗潘的目的是洗去沉淀中的杂质;(4)烘干或灼烧的目的是除去沉淀中的水分或其他试剂,得到称量形式;(5)称量的目的是获得称量形式的重量,以便进行计算。
10.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小于吸收线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等于吸收线中心频率。
11.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分析的梯度淋洗。
【答案】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则采用程序升温,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色谱柱的温度,使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组分都能在各自适宜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分离;
第 3 页,共 37 页
则质量分数计算式如下所示:
在液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分配比K 值范围很宽,则采用梯度淋洗,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极性不同的组分能在各自合适极性的流动相中得到分离。
12.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产生的基态原子对共振线或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定量分析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13.气浮分离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答案】往含有待分离的离子、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时,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与水相中的离子或极性分子连接在一起,非极性端向着气泡,表面活性剂就将这些物质连在一起定向排列在气-液界面,被气泡带到液面,形成泡沫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4.络合掩蔽法的实施方法分为哪几步?
【答案】(1)先加络合掩蔽剂,再用EDTA 滴定M 。
(2)先加络合掩蔽剂L , 使N 生成NL 后,用EDTA 准确滴定M ,再用X 破坏NL , 从NL 中将N 释放出来,以EDTA 再准确滴定N 。
(3)先以EDTA 直接滴定或返滴定测出M 、N 的总量,再加络合掩蔽剂L , L 与NY 中的N 络合:
释放Y , 再以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Y , 测定N 的含量。
三、计算题
15.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准值(pH=6.86)相比较。
【答案】若不考虑离子强度,则
若考虑离子强度,则I=0.10,
查表得
16.有二元酸H2B 已知pH=1.92时,用0.100mol/L的NaOH 滴定0.100mol/L
的
【答案】
当所以,当
时,
第 4 页,共 37 页
缓冲溶液的pH , 并与标
(表示分布分数):pH=6.22时,若
,溶液的pH 为多少? 当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
时,可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