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S1405012企业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果控制

【答案】成果控制是指以企业的成果为中心的控制形式。这种控制方式只有一种基本形式,即成果责任制。即职下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成果责任制控制系统要求有:确定期望成果的范围; 根据成果范围衡量效益; 根据效益对那些实现成果的行为给以奖励,对不能实现成果的行为给以惩罚。成果责任制系统面向企业的未来,使职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期望。当职工意识到他们个人的努力得到了注意,而且会得到某种形式的奖励时,成果责任制就会有效。

2. 差异化战略

【答案】差别化战略是指企业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而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企业主要是依靠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而小是靠降低成本来实施这种战略。在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情形下,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差别化战略就成犷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竟争策略。企业采用这种战略,可以很好地防御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很快等都有利于企业采用差别化战略。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必须仔细研究购买者的需求或者偏好,以便决定将一种或多种差异化特征结合在一个独特的产品中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成功差异化战略要具备下列条件:行业内有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有差异化的方式或方法,且顾客认为这些差异有价值;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变化; 只有少数竟争对手会采取与本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企业能较迅速地实施差异化战略并且竞争对手在进行模仿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3. 产权无偿划拨

【答案】产权无偿划转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的产权无偿的划归并购企业的产权重组行为。股权无偿划转的特点是:

(l )这是我国产权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的并购形式,一般由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

(2)无偿划转的股权性质是国有股;

(3)股权的持有者变动对政府或控股公司没有利益损失。

4. 经营范围

【答案】经营范围又称企业的定域,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领域。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的产品和市场来确定经营范围。只有产品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的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确定经营范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从产品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产品系列的特点会和根据产品系列内含的技术来确定经营范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市场来描述经营范围。

5. 资源配置

【答案】资源配置又称企业的特殊能力,是指企业过去和日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资源配置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程度。企业资源是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点。企业只有以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力一式,取得并运用适当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殊技能,才能很好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的资源贫乏或处于不利的境况时,企业的经营范围便会受到限制。当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时,一般都要对己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加以或大或小地调整,以支持企业总体的战略行为。

6. 特许经营

【答案】特许经营是指企业卖给被特许经营企业以有限的权利,可以使用企业的商标品牌等资产,而收取一次性付清的费用和被特许经营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同时,被特许经营的企业要严格遵守许可方的经营规定的经营方式。特许经营主要是服务业追求的战略。在特许经营中,特许者不需要承担开发的成本和打开国外市场的风险,但要下大气力抓好质量控制。

7. 投资控股并购

【答案】投资控股并购是指企业向目标公司投资,将目标公司改组为自己的控股子公司的并购行为。投资控股并购的特点:

①目标公司的所有者以目标公司的净资产作为并购后公司的产权持股;

②企业向目标公司追加投资,以此作为持股的基础;

③并购后,日标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绝对或相对控股子公司。投资控股并购的关键在于,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向目标公司投资,达到控股目标公司的目的。

8. 低成本战略

【答案】低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成本的具体政策,在整个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的一种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该战略要求积极地建立起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销售和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有必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中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效益和经验曲线效益,这要求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否则,大量生产将毫无意义。

二、思考题

9.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时,是否应采用内部创业战略? 为什么?

【答案】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时,应采取内部创业战略。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符合内部创业的如下应用条件:

(1)高新技术行业处于不平衡状态,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的竞争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高新技术行业中原有企业所采取的报复性措施的成本超过了由此所获的收益,使得这些企业不急于采取报复性措施,或者所采取的措施效果不佳。

(3)企业进入该经营领域后,也许会有独特的能力影响其行业结构,使之为自己服务。 当然,仅仅符合进入条件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确定是否最终采取内部创业战略。

10.论述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答案】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种劳动分工与协调方式的总和,它规定着组织内部各个组成单位的任务、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美国哈佛商学院钱德勒教授认为组织结构服从企业战略。公司战略的改变会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复杂的组织结构是若干个基本战略组合的产物。

(1)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规模、产品与市场都会发生变化,企业要用合适的战略,并且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反应。企业所拟定的战略决定着组织结构类型的变化。当企业确定战略之后,为了有效地实施战略,必须分析和确定实施战略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因为战略是通过组织来实现的,要有效地实施一项新的战略,就需要一个新的,或者至少是被改革了的组织结构。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所选择的战略就不可能被有效地实施。战略与组织结构的这种主从关系更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规范着组织结构的形式。

②只有使结构与战略相匹配,才能成功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③组织结构抑制着战略。与战略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将会成为限制、阻碍战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巨大力量。

④一个企业如果在组织结构上没有重大的改变,则很少能在实质上改变当前的战略。

(2)战略的前导性与组织结构的滞后性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之中。企业往往是先在战略上做出反应,随后才在组织结构上做出相应的反映。

①战略的前导性。是指企业战略的变化要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②组织结构的滞后性。是指组织结构的变化常常要慢于战略的改变。

从战略的前导性和组织结构的滞后性可以看出,在环境变化、战略转变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个利用旧结构推行新战略的阶段,即交替时期。因此,当开始实施新战略时,要正确认识组织结构有一定反应滞后性的特性,在组织结构变革上不能操之过急,但又要尽量努力来缩短组织结构的滞后时间,使组织结构尽快变革。

11.分析联华公司的关键的价值活动。

【答案】企业为了判断自己的竞争能力,需要根据价值链的一般模型来构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链,关键的价值活动构成了联华公司的价值链。价值链,是指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成主体活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