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9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信度系数不仅可以解释测验总变异中的随机测量误差,还可以解释( )。
A. 样本标准差
B. 组间误差
C. 真分数变异
D. 组内误差
【答案】C
【解析】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即:
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
,
可得代表真分数变异
, 代表总变异数,
即实得分数的变异。根据
2. 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验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在下列测验中,咨询师最恰当的选择是( )。
A.SDS
B.NE0
C.SCL-90
D.SAS
【答案】D
【解析】焦虑自评量表SAS 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求助者的主观感受,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因此选D 。A 项,SDS 为抑郁自评量表;B 项,NE0为大五人格量表;C 项,SCL-90为症状自评量表。
3. K —R20公式、K 一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a 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 )。
A. 多项选择题
B. 是非题
C. 简答
D. 论述题
【答案】B
【解析】K —R20公式、K —R21公式由库德(G .F.Kuder )和理查德逊(M.W.Richardson )于1937年提出的,仅适用于(0、1)记分的测验。B 项的是非题即是(0、1)记分的测验。
4. 如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宜采用( )。
A. 选择题
B. 判断题
C. 简答题
D. 论文题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性质根据测验的目的来选择:如果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宜用简
答题;要考查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宜用选择题;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宜用论述题。
5.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变量。
A. 命名
B. 顺序
C. 等距
D. 等比
【答案】B
【解析】学生的考试结果的名次是一种顺序变量。
6. 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第一个团体测验。
A. 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
B. 瑞文测验
C. 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
D.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智力测验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17年,叶克斯等提出用团体智力测验来选择士兵,以便迅速确定新兵的才能,把他们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在此之前,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已提出将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改成纸笔测验形式的设想。于是将其应用于军队,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被试和文盲被试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了近200万名美国新兵。
7. 用再测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
A. 不变
B. 小
C. 低
D. 大
【答案】D
【解析】两次测验间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
就越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MMPI 效度量表的是( )。
A. 说谎量表
B. 诈病量表
C. 校正量表
D. 疑病量表
【答案】D
【解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的4个效度量表分别是:疑问量表、说谎量表、诈病量表、校正量表。
9. —个心理测验或量表的可靠程度称为( )。
A. 效度
B. 灵敏度
C. 信度
D. 精确度
【答案】C
【解析】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即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保持不变。
10.左半球机能的测验项目是( )。
A. 失语症和言语测验
B.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C. 触摸操作测验
D. 迷津测验
【答案】A
【解析】左侧大脑半球的机能是参与言语活动和抽象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参与时间与空间的定向和知觉、非言语材料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因此可以根据测验的性质和两半球的主要心理功能选出合适的测验项目。左半球测验的项目:包括各种类型的言语测验和语文作业;测量抽象思维的方法,如失语症和言语测验;韦氏智力量表中的言语测验;各项言语记忆测验;抽象思维的测验,如算术运算和一些有关思维的测验。测定右半球机能的测验:可选用那些与空间知觉、空间定位、具体思维有关的测验,如本顿视觉保持测验、触摸操作测验、迷津测验、人面认知测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