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效标

【答案】效标是指与被试群体无关的外部客观标准。一个好的效标有如下条件:①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变化;③效标

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效标的测量的方法很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2. 百分等级

【答案】百分等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3. 学习障碍

【答案】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理解和使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言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本心理历程的异常,以致在听讲、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拼字或数学演算方面,可能显现能力不足的现象。这种异常状态包括诸如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常、阅读缺陷以及发展性失语症的情形,并不包括儿童因视觉、听觉、运动障碍、智能迟滞、情绪失调或环境匮乏等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有很多表现,但专家们强调对其原因的探讨,因为学习障碍表现的个别差异很大,这些差异也反映在他们对测验工具的选择和康复计划的制定上。

4. 连续栅栏

【答案】当预测源分数只能陆续得到,而每个变量又具有自己特定的阈限(可接受的最低水平)时,不必让每个申请者都在所有的预测源上尝试,只有通过第一项,才能进行下一项。由于优胜者(录取者)必须通过一道道关口,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连续栅栏。许多部门在选人时都采用此种策略。

在采用连续栅栏选人时,为了使选择效率达到最高,应该首先使用最有效的预测源,紧跟着

使用第二有效的预测源,依此类推。如果先使用了效度不高的预测源,就会使选择效率大为降低。

5.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

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6. 猜人测验

【答案】猜人实验是一种标准评定量表,主要目的是利用同班同学的长时间相处,互相评定一群学生的各种人格特质。

7. 内容效度

【答案】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一个测验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验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内容范围可以是具体知识或技能,也可以复杂行为。成就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特别重视内容效度。第二,测验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即选出的项目能包含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并且使各部分项目所占比例适当。

具体做法是对内容范围进行系统分析,将该范围划分为具体纲目,并对每个纲目作适当加权,然后根据权重,从每个纲目中随机取样。

8. 合理建构法

【答案】合理建构法是一种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该方法要求在某种人格理论指导下确定所要探讨的个性特征的结构并据此编制测验,故又称推理法。用这种方法编制问卷时,题目选择必须使其内容能测量要测的人格特征,内容效度是十分重要的。由此种方法编制的问卷为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合理建构法对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这往往不容易保证。同时,由于依据内容本身取舍题目,因此会导致测验项目与测验目的联系太明显,即题目表面效度过高,这会影响测验的有效性。

9. 常模

【答案】常模是一种参照标准,是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可用于评价受测者该项测验成绩的标准。根据测验适用的对象团体,可分为全国常模、特殊团体常模、地区常模、学校常模等;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两种。按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的各年龄阶段的常模,多为智力测验所采用;按学校年级制定的各年级的常模,适合教育测验;根据分数的性质,可分为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等。

10.诊疗法

【答案】诊疗法是鉴定学习障碍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有三个基本假定,即每个人皆有各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可用适当的心理测验而测得;学习障碍儿童在这些心理过程中有一种或多种的失常状况。

二、简答题

11.常用的智力测验

【答案】常用的智力测验主要有:

(1)比内一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由比内和西蒙在1905年编制,包括30道测试题,可测量智力的多方面表现,如记忆、言语、理解、手工操作等。经过多次修订后,适用对象为3〜13岁儿童。

(2)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由推孟在比内一西蒙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适用于2岁到成人,量表的最大改变在于舍弃了比率智商,引入了以平均数为100, 标准差为16的离差智商作为智力的评估。

(3)韦克斯勒量表,有韦克斯勒编制,包括;

①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适用于10〜60岁被试,又是一个分测验组成,其中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类同构成言语测验分量表;填图、图画排列、积木图案、拼图、数字符号构成操作测验分量表。

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其测验形式基本保持韦氏成人量表的形式,只是降低了难度,增添了一个迷津分测验,用于测量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其主要特色是放弃智龄,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

③韦氏幼儿智力量表,适用于4〜6岁儿童,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三个分测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案)是为了适应幼儿特点而新编;另外8个(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迷津、积木图案)与原来相同。

(4)瑞文推理智力测验,适用于团体测验,由瑞文编制,是非文字型的图形测验,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进行解释,分为三个水平:

①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测验;

②瑞文彩图推理测验,适用于幼儿与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属于最低水平的测验;

③瑞文高级推理测验,适用于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是最高水平的测验。

以上三种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均由两种题目形式组成,一种是从完整的图形中挖掉一块,另一种是在一个图形矩阵中缺少一个图形,要求被试从几个备选图形的答案中,选择一个能与图形或符合一定结构排列规律的图案。

12.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严格来说,凡是与测验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验的效度。这就是说,测验本身的构成、受测被试的特点、施测的过程、阅卷评分、分数转换与解释、所选效标的性质和测验信度等都可能影响测验的效度。

①测验的构成。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的代表性时,测量的内容效度就必然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也会降低测量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