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答案】文化公平智力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R.B. 卡特尔和A.K. 卡特尔于1949年编制的一种智力测验。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是R.B. 卡特尔关于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分,目的是把个体的一般能力从学习教育和社会背景中分离出来,排除文化影响,测量G 因素的最稳定、最核发心的成分。该测验包括3个不同水平的量表,每个量表又有A 、B 两个复本,量表1适用于4〜8岁儿童和智力落后的成人;量表2适用于8〜14岁儿童和中等智力水平
的成人;量表3适用于大学生、政府官员和其他高于平均智力水平的被试。每个量表包括系列推理、类同概括、方阵推理、定性分析4个分测验。全部为图形材料,主要测量被试从事物中发现联系和规律的能力,个别施测或团体施测均可。测得的原始分数可转换成百分等级,并据此对被试的智力水平作出评价。
2. 心理健康评估
【答案】心理健康评估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一项社会工作,评估的对象涉及病人和健康人。心理健康强调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其评估的内容涉及这三方面的相互影响。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健康史自我报告、个人档案、观察、晤谈、生物医学检查、心理测验等。心理健康问卷是心理健康评估主要的标准化手段之一,是用来量化观察中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一过程称为评定。
3. 区分度
【答案】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测量专家们把试题的区分度称为测验是否具有效度的“指示器”,并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区分度(D )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问。通常D 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 为负值,称作
消极区分;D 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 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4. 经验标准法
【答案】经验标准法是一种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用这种方法编制测验不是从某种理论出发,而是完全依据经验来选择题目。具体做法是,首先抽取已被公认为不同类型的几组被试,并以此为经验效标,对被试施测编好的大批题目,选出那些能把不同类型被试区分开的题目组成人格测验。由此种方法编制的问卷为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这种方法编制人格测验自由度大,不受理论限制。由于是根据经验效标选择题目,因此其实证效度较好。这种方法的困难之处在于
难以找到各种典型的被试样本。
5. 瑞文测验
【答案】瑞文测验是英国人瑞文在1983年设计的一个智力量表。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测试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测量个体的观察、思考与推理的能力,而不考虑他们的文化、种族与体质。整个测验一共由60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 、B 、C 、D 、E 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瑞文测验施测很简单,每个被试发一个量表和一张答卷纸即可。
6. 心理测验法
【答案】心理测验法是根据已标准化的实验工具如量表,引发和刺激被测试者的反应,所引发的反应结果由被测试者自己或他人记录,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予以量化,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实验方法。
7.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答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即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我国用于录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能力倾向测验,是为了适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需要,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委托有关专家编制的一个职业能力测验。迄今为止,已经应用于几十个部委的干部录用,并已被若干省用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录用。其内容包括言语理解、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5个部分,共180题,测试时间为90分钟。
8. 测验焦虑
【答案】测验焦虑是被试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测验的焦虑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一般说来,适当焦虑会使人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对测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维狭窄,反应速度减慢,因而会大大影响成绩。
9. 成套成就测验
【答案】成套成就测验是从测验的内容范围上进行划分的测验类型,也称做一般教育发展测验,测量内容包括阅读、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应年龄水平的学习能力。这种测验涉及的学科广泛,适用于各个不同的
学校,便于了解学生的教育发展的一般状况。它主要用于学生分班、教学计划评估及安排、特殊学生鉴别等,对教师、家长、教育管理人员及学生都有用。但成套成就测验可能与各个学校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一致,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10.同质性信度
【答案】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即一个
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二、简答题
11.心理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心理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选材
心理测验的出现为选材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手段。通过职务分析找出各种活动要求的最佳心理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出各种能力、人格及学绩测验,预测个体活动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才选拔和职业训练的效率。
(2)安置
安置即做好人与事的最佳匹配。例如在学校把学生分到不同班级以便因材施教;在企业中,根据兴趣、能力特长将个人分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
心理测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测验将选拔和安置结合起来,日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节约了许多人力、物力资源。
(3)诊断
测验的诊断功能可用于临床中,如对智力落后者的鉴别等,也可用于教育工作中,如发现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和学习困难所在,以便采取适当的帮助及补救措施。
(4)评价
测验可以评价人们在学习和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测验既可用于评价学生,也可用于评价教师和教学方法;既可用于评价个人,也可用于评价集体。测验还有助于人们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
(5)咨询
各种学业、能力、兴趣、性格测验可以服务于升学、就业咨询,还可考查人的情绪困扰和人格障碍,为健康咨询和行为矫正提供帮助。
12.选择测验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选择测验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
由于每一个测验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测验者首先就应当对各种测验的功用及特长、优缺点有一个了解。不但不同的目的要选用不同的测验,而且不能只是根据测验名称盲目选择测验,必须了解该测验的真正适用范围和功效,否则就会造成测验使用不得当。
(2)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①选测验不能仅根据测验目的,还应考虑该测验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等。
②不能使用没有重新标准化的经典测验。标准化测验必须经常修订,使测验内容、常模样本、分数解释符合变化的时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