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抛锚式教学策略的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地理,抛锚式教学策略

  摘要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注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强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创设真实而完整的问题背景,通过学生间的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和教师的指导来解决问题,以完成知识建构的抛锚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是提升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师生互助成长的理想教学途径。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地理微课程设计中应用的优势与实践应用的效果进行梳理与探究,期望为其他教师的微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认为:(1)微课程设计包括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和后期评价三部分。(2)对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的前期分析,发现教学内容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实验要求较高、现象较难完全呈现,知识点较多,重难点难把握等特点。通过对库尔勒实验中学两个班的调查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大,但因课程容量和难度较大致使出现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问题。(3)在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中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创造真实情境,加强教学直观性与课堂的吸引力;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师生互助成长,创建和谐课堂。(4)高中地理微课程中期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和主题性原则。微课程可以通过复现、再造、模拟三种方式来营造真实而完整的情境,符合地理学生活化、空间化、时效化的特性,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要求。(5)以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实践的后期评价表明,在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中选取抛锚式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地理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这种不枯燥,带有故事情节的讲课方式,认为有助于知识的自主构建,并且愿意课下反复观看微视频以更好帮助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