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705中外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锋文学
【答案】先锋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各种思潮、流派的总称,又称现代主义文学或现代派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已经有不少作家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先锋文学在新时期成为一种文学潮流。其思想内容是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着重表现这些基本关系在社会现实矛盾中的变动与异化。先锋文学主张非理性,在创作中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和重形式创新。
2. 骆一禾
【答案】骆一禾是当代著名诗人,著有巨制长诗《世界的血》《大海》等。骆一禾抒情诗的主题基本上表现为对于爱、生命、青春的肯定和赞美,而他的长诗则反映了一种整体性的建构努力。骆一禾将长诗的实践建立在对于世界、人类及民族历史等因素的总体把握之上。他是海子诗歌一卓越的阐释者,对于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他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邃而沉潜的人格品质。
3. 《纪要》
【答案】《纪要》是指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政治文件。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参加者有张春桥与部队文化部门的几人,会后整理出《纪要》。《纪要》认为,1949年后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纪要》列举文艺界的“黑八论”。1979年5月3日,中共中央撤消了《纪要》。
4. 闻捷
【答案】闻捷是我国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又名巫咸。抗战后曾在武汉参加演剧活动。 1956年出版诗集《天山牧歌》,热情歌唱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和劳动,充满新鲜、风趣的情调,是五十年代最优秀的抒情歌集之一。
1959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第一部《动荡的年代》,1962年出版第二部《战斗的草原》。
1961年后在作协上海分会专事创作。主要诗集还有《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等。
二、简答题
5. 简述白洋淀诗歌的艺术个性及其文学史意义。
【答案】(1)艺术个性
①显著的现代主义诗歌色彩
“白洋淀诗歌”将关注点从现实世界转向内心世界,抒写个人内心生活。即使有现实反映,也是通过抽象或变形,转化为心理符码,传达情感或思考。
②强烈的批判和反抗色彩
通过隐喻、象征和反讽等手法来揭示当时反常、暴力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这些现象的极端厌恶与否定。
③浓郁的内省与孤独的诗歌品格
“白洋淀诗歌”在当代新诗史上不同于以往诗歌的是它内省的诗歌特征。“白洋淀诗歌”更多地沉入诗人内心,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来传达一种缺乏明确出路的内省,更多呈现情绪化色彩。
④向西方现代诗歌靠拢,呈现出异域风情般的审美效果。
(2)文学史意义
文革语境中的白洋淀诗群是20世纪中国新诗不间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①重新确立了诗歌本体的独特存在,坚持了诗人的个体主体性。
②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修辞学和“圣词”进行了颠覆和消解,运用现代诗歌技巧,隐喻、反讽、悖论、意象叠加和重合,表现内心世界的荒诞意识和对理想的追寻与探索。
③在时间向度上,白洋淀诗群实现了对当代十七年诗歌和文革诗歌写作的背离和反驳,接续了20世纪上半叶优异而可贵的诗歌传统,并开启了此后包括朦胧诗在内的对人性和文学性双重关照的诗歌脉络。
总之,文革时期出现的白洋淀诗歌着重对现实社会秩序和暴力专制进行批判,表现生命中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而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诗歌的这种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不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三、论述题
6. 结合两部以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王安忆的创作特色。
【答案】王安忆是新时期一位重量级的女作家,她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精湛叙事艺术的作品,受到了普通读者的推崇和评论家的青睐。其主要创作特色为:
(1)风格多样
在其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不断地探索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最大可能的空间,在新时期文学的每一发展阶段,她始终是一位有活力的探索者。从“雯雯系列”的理想化书写到反思文学的《本次列车终点》,到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鲍庄》,到探讨男女两性的“三恋”,再到个人
化叙事的《叔叔的故事》和《长恨歌》,每一次探索都体现了王安忆对文学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
(2)小说题材开阔,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
王安忆既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富萍》,也常常对生命的形而上进行追问,如《纪实与虚构》。而在《长恨歌》中,对上海三小姐王琦瑶一生的细细描述,也是对上海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过去几十年的书写。表达了人生的苍凉和历史的沧桑。
(3)小说体现出浓厚的女性意识
身为女性写女性,她深知女人之处境,对女性生命有着深邃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她刚中有柔,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应保持发扬自己的特性,呈现出颇具民族特色的中庸姿态。她常常从女性独特经验出发,对现代文明、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质询,张扬了女性的内审意识,完成了女性自我意识由内到外的深层变革。如《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等小说,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和作者对人性的探索深度。
(4)叙事追求创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说创作追求叙事的创新,语言平白质朴、缜密冷静、沉着超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在《纪实与虚构》中对家族的寻根最终没有结果,只是一场文字的叙述狂欢,在《叔叔的故事》中对上代知识分子的尊严进行了解构。语言的自由流畅与缤密在《长恨歌》中展现,开头的“弄堂”、“流言”等完全可以作为精美的散文来读。
总之,王安忆的写作形成了独特成熟的个人创作风格,构成了日益丰富、多元化的格局,文学创作空间相对自由,写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
7. 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
【答案】“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部分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相互接近的山西作家所构成的一个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流派。除赵树理外,主要成员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赵树理)、《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宋老大进城》(西戎)、《奇异的离婚故事》(孙谦)、《七月的庙会》(胡正)等。
(1)历史贡献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中国新文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为:
①“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塑造了一批真正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情感、习性、气质到思维表达形式、生存方式都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
②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山药蛋派”是一个从始到终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文学流派,这在新文学史上绝无仅有。他们从文学描写的客体对象,到创作塑造的审美形象,直至阅读者都是以农民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