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2011年《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研究

关键词: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摘要


民生涵盖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时也和国家的政治稳定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转型期的我国越来越重视民生,重视民生建设,在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民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列入国家发展大计。虽然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媒体也加大对民生的报道力度,但是媒体对民生的内容报道和政府的民生建设内容是否一致,《华商报》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有哪些特点,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选取《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民生建设内容为参照,对比2011年《华商报》的民生新闻报道内容。文章从研究意义和方法的论述,到报道梳理、案例剖析及深度解读,都强调总结《华商报》在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与业务上的特点,探寻政府的民生建设内容与媒体的民生报道内容的共同点与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本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文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总结本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笔者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原文,以“交通”、“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建设要点为一级指标,共10项。这些民生建设要点中涵盖的具体内容如“就业”中的“普通教育报道(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创新”作为二级指标,共27项,构建了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民生建设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然后,笔者参照第二章建立的民生建设指标体系,对2011年《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报道内容的数量和比例,并依次对各个一级指标报道内容进行了简要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与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民生建设指标之间的差异,得出了该报总体上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有较好发展,但也存在报道力度和深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不足。其不足之处的具体表现,如虽然涉及范围广,但报道深度力度不够;在医疗卫生方面,《华商报》的报道与“十二五规划”有一个断层;民生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与陕西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差异。
第三章,笔者在前一章《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分析该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业务方面的特点,如分析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策划情况,分析采访对象的权威性、广泛性,分析编辑方面注重文字稿件的配合组织,分析该报对图片的选择注意突出生活化、平民化,并善于运用漫画反映民生现象、灾难性事件中版面编排体现人文关怀等特点。
第四章是研究结论和建议。这一章是在前面四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华商报》民生新闻报道的三个问题和不足,即民生新闻报道中未能将民生建设政策和新闻报道很好的融合;民生新闻报道的选题具有不平衡性;民生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单一。针对以上不足,笔者提出一些较为可行性建议,如加强网络对民生新闻的辅助作用;强化板块化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深化民生新闻报道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