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在不断地向中小学教育提出要求。要求中小学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由继承性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之一,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实验给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环节:从问题的发现,到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再到最终解决问题的完整环节,尤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这就使得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国内目前关于物理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际教学中实验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还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实验上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这一问题还值得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课题研究以脑科学理论、能力结构理论中与创新能力相关的部分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结合物理实验自身特点,及我校开展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不积极、创新活动缺乏信心、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应用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即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并建立了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同时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并对研究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分析讨论。力图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等形式,探寻更有利于提高我校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调查和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是在物理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培养策略包含了以体现学生脑发育特点、体现新课改理念为主的营造创新氛围和创新意识方面的策略,还有以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为主的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方面的培养策略,在具体的实施中体现为两种方式——正常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相关的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包括家庭实验活动)。以求对学生中学阶段的实验能力和长期发展所需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培养策略的试验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路更宽广了,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研究对于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教师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