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项目反应理论双参数模型中,能够直观地描述被试正确作答概率与被试特质水平关系的是( )。

A. 区分度与难度

B. 项目信息函数

C. 项目特征曲线

D. 测验信息函数

【答案】B

【解析】项目特征曲线,以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了复杂的函数公式。图中直角坐标的横轴是潜在特质变量,

纵轴是

的函数的值可以看作是潜在特质值为的被试在该试题上正确作答的概率。

2. 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

A.24题

B.25题

C.26题

D.27题

【答案】D

【解析】

因为置信区间为99%, 所以

因此考生可能的猜测分在9.68-30.32之间,所以其至少在27个题以上。

3. 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A

【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可用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进行评估。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为重测信度;效度,即测量的有效性程度,是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

4.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

A. 百分数

B. 四分位差

C. 百分位差

D. 百分等级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年龄组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5.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6. 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ek )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宄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

A. 《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 《学记》

【答案】A

【解析】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一部研宄能力的专门著作。在该书中,刘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即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和雄杰。

7. 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EPQ

B.TAT

C.SDS

D.MMPI

【答案】B

【解析】投射测验是使用一些意义模棱两可,甚至本身可能毫无意义的图形或墨迹为刺激,让被试无拘无束地对这些刺激进行自由反应;测验者则通过分析被试的反应,推论出被试的一些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RIT )和主题统觉测验(TAT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属于自陈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 )属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8.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

A. 相等单位

B. 绝对零点

C. 等级

D. 可以做四则运算

【答案】C

【解析】顺序量表又称“等级量表”、“位次量表”或“秩序量表”,是比较性量表,是将许多研宄对象同时展示给受测者,并要求他们根据某个标准对这些对象排序或分成等级。在测量过程中,顺序量表根据事物某一特点,将事物属性分成等级,用数字表示。顺序量表反应事物的类别的差不必相同,不具有等矩性。

9. 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验同一群体,求其两者得分的相关性,被称为( )。

A. 内部一致性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复本信度

D. 评分者信度

【答案】C

10.下列关于效果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效果量是不为真的程度

B. 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

C. 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

D. 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

【答案】A

【解析】效果量是不依赖于样本大小,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强度的指标,可反映实验处理效应的大小,并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