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二) ... 6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三) . 11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四) . 17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行政管理80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五) . 23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2. 古典总供给曲线
【答案】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所示。
图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从而使实际产量或国民收入也
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3. 跨期预算约束(intertemporalbudgetconstraint )
【答案】跨期预算约束是指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可用于现在和未来消费的总资源,它是费雪模型中的一个概念。跨期预算约束表示为:
收入有关。
4. 流动性陷阱
【答案】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类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现象。
,这说明两个时期的消费和两个时期的
二、简答题
5. 在何种情况下,AS (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向上倾斜的?
【答案】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状取决于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之间的调整速度。
(1)在凯恩斯极端的情况下,AS 曲线是水平的,因为当物价上升时,根据凯恩斯的假设,名义工资具有刚性因而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就业量会迅速扩大,因而产出可迅速扩大,即产出对物价的敏感度无穷大。相反,物价对产出的敏感度无穷小时,即价格水平不随产量发生变化,也即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出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导致物价水平的变动。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
(2)根据古典主义理论,即价格是完全灵活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为工资和物价可以自由变化,就业量的决定就完全独立于价格的变化。当物价上升时,名义工资水平就会同比例上升,劳动力市场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也恢复到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总产出也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显示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需求管理无法影响经济的供给方面。
(3)当考虑名义工资茹性时,就可以推导出向右上力一倾斜的AS 供给曲线,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位于古典和凯恩斯这两个极端之间。促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入要素价格的茹性。
6. 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沦”的。
【答案】(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并不吻合,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在指出凯恩斯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利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利认为:
①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
,也就是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棘轮效应”
,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②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
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3)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没有短期和长期的消费区别,而相对消费理论则认为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的曲线,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而其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
三、计算题
7. 假设消费函数为
【答案】可支配收入为:,y 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税税率为t ,税收绝对量为T=ty,,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有:
整理得:此即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投资为i ,政府购买为g ,试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8.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由7%上调至7.5%。
(1)对法定准各金有何影响?
(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答案】(1)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时,准备金为20×7%=1.4(万亿元);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时,准备金为20×7.5%=1.5(万亿元);
因此法定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则准备金提高1000亿元。
(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各金
亿元。同时超额准备金率
假设货币供给为M ,则:
,即超额准备金由3-1.4=1.6万亿元下降到3-1.5=1.5万有8%下降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