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7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13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19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25

第 1 页,共 31 页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

2. 意音文字

【答案】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3.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J 胜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4.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如“长”与“短”、“拥护”和“反对”“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二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二、简答题

5. 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m]是双唇、浊、鼻音; [t]是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第 2 页,共 31 页 是舌根、浊、鼻音; 是舌尖中、

浊、边音; 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d]是舌尖、浊、塞音; [s]是舌尖前、清、擦音; [r]是舌尖后、浊、颤音; [w]是双唇、浊、半元音。

【答案】

6. 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答案】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称作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依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语系是分出来的最大的类。同一个语系之下可以分出若干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可以分出若干语支,有时甚至于还可以在语支之下再分出若干语群。同一个语群之内的不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最亲,语言要素或语言成分间的共同点也最多。同一个语支之内的不同语群间的亲属关系次之,同一个语族之内的不同语支间的亲属关系又次之,同一个语系之内的不同语族间的亲属关系最疏,语言要素或语言成分间的共同点也最少。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没有共同的来源,没有亲属关系,因之,也就是非亲属语言。

7.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语言中的音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处在相互的对立和联系之中,构成一个系统。音位系统的内容包括:(1)它的全部的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2)每个音位常见的变体,以及其中的条件变体的出现条件,(3)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4)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规则。

8. 新词的产生主要有哪些方式? 请举例说明。

【答案】新词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

(1)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构造新词。像汉语的“火车”“解放”“公社”“上游”,“阵营”“干劲”“跃进”等都是在原有的构词材料的基础上构成的。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构造新词是一般语言词汇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

(2)从外语“借”来新词。这类词称作外来词,又称借词。这在各种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外来词指音义都来自外语的词,其中包括音义的完全借用,也就是词的意义和声音形式都是来白外语的词的。词的借用是语言中词汇得以日益丰富、充实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3)从方言和某种行业或科学技术部门的特殊用语中借用。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搞”“打牙祭”“垮”从西南方言中借来; “后台”“角色”“开场白”等本来是戏剧界的特殊用语。这些用语现在己逐渐为一般人所运用。

(4)从古语词汇中借用。古语中有些词在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裹,后来由于交际的需要,它又被人们采用,有了新的意义,从而被改造为现代语言词汇中的词。

(5)此外,词义的分化也可以构成新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多义词分化为同音词。

9. 力重音和乐调重音有什么区别? 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有什么区别?

【答案】(1)通过音强的增加来表示的词重音称为“力重音”。“乐调重音”主要通过音高的

第 3 页,共 31 页

变化而不是通过音强的增加来表不。

(2)词重音按照它在词中所处位置的情况,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两种。有些语言的重音都在词的某个音节上,称作固定重音。另外有些语言,每个词重音的位置虽然是固定的,但就整个语言来说,不同的词的重音却不一定同样地落在某一特定的音节上,这称作不固定重音。在具有不固定重音的语言里,词重音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在有固定重音的语言里,词重音不能通过位置的变换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案】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例如,“爸”从音色角度可以划分出“b ”和“a ”两个不同的音素; 而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音位变体是一个音位中包含的一些不同的音,例如,音素/a/有

(1)联系

音素构成音位,音位又有多个音位变体。而音位变体是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反映和表现。

(2)区别

①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a. 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b. 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②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区别

a.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音位是一个总的名称,而一个具体的音位,总是要通过不同的变体体现出来。比如一个音位有四个变体,这个音位在不同场合总是表现为其中某一个具体的音位。音位本身是抽象的。

③音素和音位变体的区别

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而音位变体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音素之间有些也能区别意义,而音位变体之间是小具有辨义功能的。

11.迭音、长音与复元音或复辅音有什么区别?

【答案】在一个音节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的组合称作复元音。在一个音节中结合起来并且处在同一个紧张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称作复辅音。长音是一个音素发音过程的延长,迭音是分属两个紧紧相连的音节中的两个相同的音素的重迭。例如汉语普通话“二二得四”中分属两个音节的元音[司迭在一起,这是迭音。如果发音时音节不分明,这个迭音就变成了长音——[e:],结果就是“二——得四了。无论是[e]还是[[e:]都不是复元音。又如汉语普通话的”本能”中的[[nn]是由两个辅音组成的迭音,不是长音,也不是复辅音。

第 4 页,共 31 页 四个音位变体。 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三者的关系主要是: